国内酒庄乱象:大酒厂代工贴牌 混淆概念牟暴利

http://www.e23.cn2014-11-24北京商报

    摘  要:随着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酒厂葡萄酒很难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国内许多葡萄酒企业开始盘算借酒庄酒冲击高端市场。然而,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与国外严格的评级制度和打分制度相比,国内由于缺乏行业监管规范,企业仅靠购买商标便可以跻身酒庄酒,因此,国内酒庄酒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酒庄酒。

定价体系紊乱、随意定价的现象。目前国内酒庄酒更多的是在炒作一种营销概念,以此提升其所产葡萄酒的身价。

  高端遇阻 大众消费难攻

  国内酒庄酒深陷市场困境

  在限制“三公”消费的大环境影响以及进口葡萄酒性价比优势的双重压力下,国内酒庄酒之前在高端政商渠道上的优势不再,逐渐开始注重大众消费市场。

  中粮君顶酒庄市场部总经理刘忠沁告诉北京商报记者,2012年之前酒庄基本以团购、政务消费和公务宴请渠道为主,这两年渠道则以烟酒店和专卖店为主。

  据了解,宁夏类人首酒庄开始调整市场策略,改走大众消费路线,渠道以团购、定制和电商为主。

  虽然国内酒庄在渠道转型方面积极谋划,然而却事与愿违。北京商报记者登录酒美网发现,酒美网目前并没有销售任何一家国内酒庄酒。

  对此,吕意德表示,“没有销售国内酒庄酒是出于市场考虑,通过市场调研,大众消费市场对于国内酒庄酒的认知度和需求量都不大。而且,国外葡萄酒的性价比越来越高,许多消费者会首选进口葡萄酒,与此同时,中船英特酒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00多元的葡萄酒是最畅销的,这跟葡萄酒价格回归理性,消费者的逐渐成熟都密切相关,这对于国内酒庄酒来说转型大众渠道压力很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