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商人制销毒腐竹黑幕:违法添加3种禁用有毒物

http://www.e23.cn2014-11-24央视

    摘  要:一些企业在生产腐竹时,会往里面添加一种特殊的“大料”, 这种添加了“大料”的腐竹,吃起来虽然口感好,但却有可能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毒腐竹”。那么,这种“毒腐竹”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最近,山东警方就破获了一起特大制售“毒腐竹”案件,首次全环节揭开不法分子制售“毒腐竹”的犯罪黑幕,我们一起去看看。

  同期 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 张勇

  这些袋子 包装袋就是她(沙某)生产用的化工原料的包装袋,这些全部是。然后她(沙某)把所有的包装袋收集之后,在这里存放,这都是用完的,加工完之后剩余的袋子。

  演播室

  前方的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截止发稿时,警方查扣的有毒有害食品添加物和原料多达105吨。但是在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的同时,一个更关键的疑问被提了出来,腐竹作为一种传统食品,生产工艺成熟且并不复杂,那么生产厂家为什么要添加所谓的大料呢?一般企业生产都是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这种额外的添加表面岂不是把生产成本拉高了吗?警方的接下来的调查显示,这其中另有隐情。

  正文

  据犯罪嫌疑人沙某交代,她用硼砂、焦亚硫酸钠和乌洛托品三种化学原料调配出来的“大料”,主要销售对象就是腐竹加工厂。山东莱芜的徐某是沙某主要客户之一。记者了解,腐竹的主要原料就是大豆(4529, 12.00, 0.27%),但是记者注意到,警方在徐某的原料仓库查获的物品,不仅有大豆,还有大量的玉米(2411, 0.00, 0.00%)淀粉。一家腐竹生产企业,要如此大量的玉米淀粉做什么用?

  同期 犯罪嫌疑人 徐某

  记者:为什么要添加玉米淀粉?

  徐某:它因为是 它腐竹原料和这个成本价格都有关系,它现在就是说你比如说咱们这个成本价咱们做纯豆子的做出来了,它是八块来钱,咱市场销售的腐竹才七快来钱,现在就是造成这个(添加玉米淀粉)。

  正文

  据徐某介绍,按照正常工艺生产腐竹,1000公斤大豆能产出大约400公斤腐竹,根据目前大豆原料的价格折算,每公斤腐竹的原料成本,就在14元左右。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国腐竹生产企业相对集中,主要在河南、山东、广西等地,由于腐竹生产工艺简单,生产企业众多而且集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低价成为了一些企业占有市场的不二之选。而要想让产品价格低,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于是在生产过程中违规添加价格远远低于大豆的玉米淀粉,便成为一些企业的常用手法。但是加入玉米淀粉后,生产出来的腐竹往往黏度不够,不仅吃起来口感松散,而且容易折断或破碎,卖相差。这样,沙某生产的具有增筋作用的“大料”就派上用场了。

  同期 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 田家磊

  能增加这个松散的玉米淀粉的粘稠度,能把它粘在一起,沾附在原来的腐竹上 给腐竹增重 然后降低成本从而达到这个造假的目的。

  正文

  据犯罪嫌疑人徐某交代,掺了玉米淀粉和“大料”,1000公斤大豆至少能产出600公斤腐竹,比纯大豆生产的产量猛增了200公斤,而添加的“大料”和玉米淀粉成本不足100元。也就是说,以市场价每公斤16元计算,生产1000公斤大豆的“毒腐竹”,企业老板至少可以额外获取3100元的非法利益。

  “大料”让不法分子轻而易举获取暴利,那么,添加了“大料”生产出来的腐竹,消费者食用后是否安全呢?警方把从徐某工厂查扣的全部5个批次的腐竹样品送往权威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警方送检的5个样品中均发现含有违禁物质乌洛托品和硼砂,而且含量惊人,其中乌洛托品含量最多的高达13392微克/公斤,硼砂含量最多的高达9523.26毫克/公斤。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从沙某的黑窝点生产出来的有毒“大料”,不仅直接卖给徐某,还销往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地,这家“黑作坊”的背后,是一个涉及7省的“毒腐竹”黑色产业链。鉴于案情重大,涉及面广,公安部将这一案件列为“8•01"专案挂牌督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