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央广网财经北京2月1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春节假期就要到了,很多人都会选择在长假期间出游,有些人为了省事可能会选择到旅行社报团旅游。不过随团出行你要多留个心,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一连串的购物陷阱。
央广网财经北京2月1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春节假期就要到了,很多人都会选择在长假期间出游,有些人为了省事可能会选择到旅行社报团旅游。不过随团出行你要多留个心,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一连串的购物陷阱。
上个月,苏州的丁女士在购物时收到了赠送的几张旅游券,是“香港澳门观光购物三日游”,丁女士一想,免费赠送的旅游券,吃喝玩乐一条龙,带着父母一家人一块去玩一趟,多惬意。更让丁女士放心的是,在拿到这家名为深圳市港中国际旅行社的行程表时,她发现上面第一条就写着“凡是经过旅行社安排到登记店铺购物的旅客,导游不得强迫旅客购物,也不得强留旅客在登记店铺之内”。这样的话,即使是观光购物团也无所谓了,只要不会强制购物就行。就这样,丁女士一家三口就随团出行了。可是让丁女士没想到的是,一场让人十分郁闷的旅程便由此开始。
第一站就去珠宝店,每人必须开一单才能离开。
不光是在店里,在中转的车上,也免不了被要求购物。
丁女士说,在一家珠宝店,被骗的钱最多,七七八八到最后一共买了六块玉,还有两个玉镯,两个坠子,还有金镶玉一共花了差不多4万元。
丁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回家以后感觉有些不对劲,于是带着这些从珠海买回来的翡翠珠宝到当地一些珠宝店去咨询,结果走了好几个地方,对方都告诉她,这些东西根本值不了多少钱,品质并不高。丁女士觉得自己这钱花得实在是冤枉,于是跟店家联系想要退货。但这家珠海的珠宝店店主跟她来回解释了多次,就是不愿意退款。
丁女士这次购买的商品,虽然有珠宝品质鉴定证书,但是没有发票,丁女士通过仔细对比,认为自己带回来的翡翠与鉴定书上的照片并不完全相符。记者也联系上了这家店的店主。
店主:她有反映过,她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有许诺是可以退还的,但是在产品质量有问题的前提下。
记者:那现在她是否可以退换呢?
店主:她之前打电话,意思就是说价格的问题,产品本身没有什么质量问题的。
记者:她现在反映的问题是说她觉得她手头上产品跟证书上的照片不相符,有这种情况吗?
店主:这种情况几乎是没有,大小会有偏差,产品是没有质量问题随时可以去拿去正规的鉴定中心鉴定真伪。
记者:她们购买这个产品并没有发票是吗?
店主:这种发票是可以打的,我们这边是保税区,如果要发票的要加多17%的税。
在记者咨询丁女士能不能退货的时候,店主只是强调要按之前的购物条款来处理,条款上面写有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才能退款。
最后,丁女士急了,于是拨打了珠海当地工商部门的电话,进行举报。最后由工商部门出面协商。昨天晚上,丁女士告诉我们,卖家已经在工商部门的调解下同意全额退款,让丁女士将商品全部寄回给卖家,然后卖家再给丁女士退款。但丁女士却又迟迟下不了决心寄回货品,她担心自己把货都寄出去了,自己手上没有东西,到时如果对方不退款又该怎么办?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立栋和中国消费者律师团胡钢律师来讨论今天的话题。
经济之声:丁女士参加的旅行团,这个旅游产品的行程表上明确写着不会强迫游客购物,但是丁女士讲述在旅游的过程中,多次被要求购物,并且提到导游对游客的要求之类,这样算是强迫购物吗?在法律上如何认定是否是强迫购物?
胡钢:强迫购物确实是对于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安全权的一种侵害,强迫消费一般来说就是经营者利用某种形式特别是言语或者行为致使消费者的身心受到某种限制,做出了并不愿意实施的消费行为。强迫消费是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