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春节6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为32.7亿次。现在手机不再是简单的通讯设备了,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习俗要说是最顽固的了,然而在手机面前则变得不堪一击。
。报纸上有报道说,有些年轻人卖肾买iPhone,这也只能保鲜一两年,总不能把两颗肾都卖了吧?
手机是个巨大的市场,使得全世界的经济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把国家划分为两个阵营:知识产权收费国和消费使用国。美国是最大的知识产权收费国,因为它拥有最大最多的设计手机软件和制造手机芯片的公司,其他国家都得向美国年年交手机使用费用。现在手机运行的软件不外乎苹果、谷歌的安卓和微软,它们都是美国公司设计的;手机所用的芯片也几乎被美国公司垄断。很多人不大明白这个事实:不论是三星、苹果还是国内生产的手机,所使用的核心知识产权都属于美国的,每销售一台手机,不论什么品牌,美国公司都要提一部分利润。就是说,手机使用者都得为美国做贡献。
在国内的手机市场上,三星和苹果占统治地位,其次才是国内生产的各种品牌。每次手机换代,那些手机研发公司自然要吃大头,赚取大部分的利润。研发商和产品生产之间还有一个生产代理商,就是中国台湾的郭台铭这类商人,他们也要赚取中间的利润,主要是通过压低生产成本来获利。第三层才是生产手机的工厂,车间里的组装工人是体力劳动者,他们赚的是自己的血汗钱,所得到的是这个利润链的蝇头小利。据说,中国有上百万的工人从事这种国际品牌的手机生产。
现在各种商家看准了世界大趋势,什么样的经济活动都想方设法与手机挂钩,不仅利用手机来宣传产品,很多交易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大众拥有了手机,也为许多商家创造了很多新的商机。诸如电子货币、虚拟商店应运而生,网上购物成了生活。一个人在手机上花费一块两块没有感觉,很多商人就是利用这种集体无意识而敛财暴富的。很多商人躲在背后,用手机把大众的钱袋子捅出一个一个的小窟窿,大众的钱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了。
陆
到底是我们在玩手机,
还是手机在玩我们?
虽然手机的发明权不属于中国人,然而它似乎是专门为中国人而发明的。根据谷歌的一项调查,用手机购物的比例,中国台湾以高达54%居全球第一。根据谷歌的另一项调查,世界上最爱用手机上网的国家或地区的前五名是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这还没有统计用手机的频度和时间,中国人一定在这些方面遥遥领先世界。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中国人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远远超过美国人。前两年我到斯坦福大学访学一年,经常到医学院的可容纳三百人的大餐厅吃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都没有见过有人在吃饭时接听手机,更没见过有人在玩手机游戏。在美国一年中,我见到美国人用手机的次数也非常有限,不管走到哪里,很难听到有人用手机与人大声聊天。要知道,斯坦福大学与苹果公司紧邻,那里是研发各种新款手机的基地。
可在中国,不论什么场合,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外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见到用手机的情况。就拿坐地铁这种公众场合为例吧,我最近几年常去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大城市,坐地铁的时候,抬眼望去,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在低头看手机是常事。也见到不少年轻的情侣,似乎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话要讲,大部分时间都在忙自己的手机。手机可以让情侣之间都无话可说,它对人情感交流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欧美人在这种场合是见不到这种“集体操作手机”现象的,大多人还是选择读书、看报或者静静坐着沉思。
今天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到底是我们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我们?如果是手机玩我们,它玩走了我们的什么?它又给了我们什么?
它玩走了我们的真实世界,让人们沉湎于一个虚拟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