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虚假广告信以为真两百人陷“御药陷阱”

http://www.e23.cn2015-04-07京华时报

    摘  要:号称出自宫廷、包治百病、售价上千元的“御用神药”,实际上只是几块钱的保健品改头换面包装而成;电视广告上,表情痛苦的患者和言之凿凿可以治愈疾病的专家,其实都是“托儿”;在电话里接待老年朋友,自称是专家、医生的人实际是从未学过医的“小年轻”。

续费。根据警方调查,老年人被骗一两万算少的,还有些老人被骗多达二三十万元。

  警方调查发现,“御医”广告的播出目的实际就是为了招揽他人拨打服务电话,从而推销医疗器械、销售药品。广告中声称可以对糖尿病、高血压、风湿痛等进行治疗的药物,实际上就是普普通通、价格低廉的保健品。进价几块钱的保健品原材料,经过包装摇身一变成了包治百病的“御用神药”,售价上千元。广告节目中所谓的专家和患者,都是提前设置好的“托儿”。

  >>话术

  没学过医学谎称专家

  据做话务员的涉案人员交待,他们在给患者打电话时,冒充各种专家、教授和知名大夫,像北京某癫痫研究院的专家周主任,北京某风湿骨病治疗中心的高主任等,但实际上这些话务员都很年轻,学历参差不齐,而且根本没有学过医。他们每人一台电脑,一部电话,每天的工作就是接打电话,给患者分析病情,推销药品。

  今年23的小丽(化名)是一名话务员,据她称,公司会给他们固定的“话术”脚本,“上面就是这么写的”。另一名话务员称,他们刚进公司时,公司会进行专门培训,从而达到让对方相信的目的。

  警方在该团伙的窝点还查获了大量“话术”教材,如骨病话术流程等。在这些话术中,话务员都是上来就自称是某骨病治疗中心的主任。话务员称,这些话术甚至都要求他们背下来。

  据负责培训的杨某称,招聘到话务员后,先培训三五天,教他们如何帮患者“分析病情”,如何趁机销售药品。当杨某面对警方讯问时,她表示知道自己的行为属于犯罪,并连连道歉。

  据话务员们称,他们每月的底薪是250元,推销药品的提成是5%,业绩好的话务员每月能挣上万元。

  该团伙一名管理人员称,在没有打广告之前一个月赚一二十万元,在打广告之后一个月赚七八十万,而在被抓当月,他们赚了200多万。

  ■如何识别违法医药广告

  广告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有下列内容:

  1.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2.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

  3.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

  4.原本属于保健品,但广告中使用治愈、治疗之类词语的。

  该案中,涉案广告中出现的所谓“患者”现场用药后的证明;声称包治各种疑难杂症,如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疼痛难忍等,已经违反了该项规定,涉嫌违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