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最富20%最穷20% 家庭收入相差19倍

http://www.e23.cn2015-05-14广州日报

    摘  要: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这是我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家庭追踪调查。卫计委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家庭数量最多的国家。家庭规模、结构、类型这些特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这是我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家庭追踪调查。卫计委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家庭数量最多的国家。家庭规模、结构、类型这些特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调查显示,目前父亲在儿童成长、发育的最关键时期呈现明显的角色缺失。卫计委表示,正在开展“新家庭计划”,针对科学育儿、怎么做好父亲对社区人员和家长进行专门培训。

  王海东表示,调查的主要结果表明我国当前家庭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现在二人家庭、三人家庭是主体,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同时,单人家庭、空巢家庭、丁克家庭也在不断地涌现。

  二是家庭收入差距明显。收入最多的20%的家庭和收入最少的20%的家庭相差19倍左右。

  三是家庭养老需求和医养结合的需求比较强烈。现在家里的老人养老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老年人养老最强烈的需求是健康医疗,特别是对社会化需求比较强烈。

  四是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比较有限,父亲在这方面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五是计划生育家庭和非计划生育家庭比较而言,总体来讲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状况明显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比如经济发展方面、健康管理、代际互动等方面都明显有优势。

  六是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据了解,当前的流动家庭接近于20%,也产生一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

  七是城乡针对家庭的社区公共服务差异明显。农村社区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比例明显低于城市社区,基础卫生设施亟待改进。

  追踪调查

  规模巨大

  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介绍,这次调查是我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的家庭追踪调查,调查设计为“追踪调查”,每两年开展一次。

  此次调查覆盖范围比较广,样本涵盖中国大陆的所有省份。家庭追踪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市、区)、233个地(市)、321个县(市、区),1560个乡(镇、街道)的1624个村(居),覆盖大陆所有的省份、70%的地级市和11%的区县、4%的乡镇。同时,调查规模大。这次家庭追踪调查设计样本量为32500个家庭,其中安徽、山东、河南、广东四个省样本分别为2000个家庭。

  中国家庭几个特点

  一 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

  二 家庭收入差距明显。

  三 家庭养老需求和医养结合的需求比较强烈。

  四 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比较有限。

  五 计划生育家庭的发展状况明显好于非计划生育家庭。

  六 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

  七 城乡针对家庭的社区公共服务差异明显。

  热点解析

  父亲角色

  关键时期缺位

  报告显示,家庭的不完整、父母外出均对儿童和青少年造成重大影响。儿童养育过程中,父亲对儿童的陪伴、教育不足。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比较有限,父亲在这方面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研究显示,儿童成长中,尤其是农村儿童,祖辈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本应由父辈承担的照料、教育职责,父母双方共同承担教育的比例只占11.7%。

昨天,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大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家庭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父亲很少参与家教。“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影响还是很深远,大多数人持“男人是搂钱的耙子,女人是装钱的匣子”这样的观念,导致父教严重缺失。但是,父亲这个角色代表着规矩、责任,很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