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Time:“小红人”也能有“大生意”!
摘 要:在AdTime看来,社会化营销的一个大趋势是打造以“红人”为本,让红人制造互动内容,并经营粉丝圈,同时接入各种营销环节,最终实现粉丝变现的目的。现如今传统的论坛、博客早已退出人们的主流视线,大红大紫的局面一去不返。而2010年后,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因为涌入了大量的明星与商业大佬,迅速提升了自身影响力,与此同时也带火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小红人。
一样的气质,而且由于红人本身对自己粉丝的品味了如指掌,并有一定共鸣,所以驾驭微博软文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
高活跃度的真实粉丝带来的高转化率
不同于明星大V,小红人的粉丝真实程度比较可靠。其实数量不代表一切,活跃程度才说明价值,保持与粉丝的高互动性才能带来真实的收益,很多小红人会经常创建话题来引导粉丝进行踊跃回帖,并将有趣的内容进行转发和点评,借以增加粉丝的粘稠度。有些粉丝自述: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微博,看自己关注的红人新发布了什么话题。
另外,有些红人对粉丝的要求是求质不求量,定期会进行“洗粉”工作,比如发布争议性较大的话题让“道”不同的粉丝自行取关,或人工将其拉入黑名单。这样一来保持了粉丝的真实性,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粉丝人群的精准程度。事实证明,真实粉丝与精准粉丝带来的转化率非常高,据一些做过小广告推广的卖家统计,有时仅仅一天的推广,就使店铺的成交量较以前提高了200~300%,,这个还没算上未来的复购率。
AdTime观点:其实微博小广告的盈利模式,并不是一些小红人的首创。一些品牌早就找过明星大V发过小广告。比如杨幂推荐的抹茶皂,范冰冰推荐的面膜,孙俪推荐的钙片。通过这些明星大V的推荐,商品卖的如何无从得知,但请明星成本肯定是价值不菲。而且,明星大V虽有庞大的粉丝量,但一大部分是水军、僵尸粉,很多人的微博账号都是助理托管的。且由于大V并非文字工作者,有些商品软文违和感严重,转化效果与成本相比的话,未必比小红人有优势。
“撕”的不是对错,是一场草船借箭战役
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我们经常遇到两个“大人物”对不同观点进行隔空吵架,两人麾下还有数量相当、战斗力极强的粉丝助阵。比如方舟子和崔永元,罗永浩和陈自如,借以制造事件,引领粉丝助阵,扩大影响力。这样的做法极大刺激了粉丝们的参与性和活跃程度,并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很多新粉的关注。每次硝烟散去后,都会给吵架双方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大多数吵架的背后,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事件。
AdTime观点:炒作,一直是互联网营销中快速聚焦人们眼球的有力手段。按照“无争议,不围观”的互联网传播规则,一些小红人通过故意制造“嘴仗”来吸引人们的围观,好似一场草船借箭战役,无论最终胜败与否,对其伤害有限,但利益可观,最起码达到了“涨粉”的目的。用一位红人的原话就是:和xx(某明星)的交锋使我又涨了2000多粉,欢迎所有来骂我和帮我的新粉,过不了多久你们都会喜欢我。
红人小广告粉丝变现的盈利效果
以上谈及了红人经营粉丝的各种方法,相信大家都对微博小广告粉丝能变多少“现”很感兴趣。AdTime算一笔帐,一天淘宝微博小广告推广的单价为500~800元,周六、日无休,一个月光小广告推广就有15000~24000元,由于一些红人的推广效果很好,所以客源丰富,接单大概能安排到3个月之后。暂时不清楚微博会在这其中提成多少,但无论怎样,对于红人和淘宝卖家来说都能带来一笔不错的收益。
再加上微博已经开通了“打赏”功能,红人可以利用发布原创的文章赢得粉丝的支付宝直接转账,而被打赏的金额与次数越多,越能提升粉丝的互动性与粘稠度,这点又与微博小广告推广相辅相成。总之,自己有“料”的红人利用微博自媒体进行自主经营,完全能做到财源滚滚。
总结:
1、互联网是个追“新”求“利”的地方,如无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