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谣言为何在朋友圈疯传 信息真空为谣言提供空间

http://www.e23.cn2015-06-18中国青年报

    摘  要:近日,在2015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发布了《中国网民食品安全认知研究报告2015》。该报告指出,2012年至2014年的食品类安全事件中存在着15.93%的虚假信息。

,王老吉也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启动司法程序。

  谣言是怎么出炉的

  那么,这些在朋友圈中肆意传播的食品谣言是怎么制造和传播出来的?

  近日,记者联系到康师傅所起诉的营口飞翼网络有限公司负责人石先生。面对康师傅公司的起诉,他表示“就是觉得阅读量高,所以就随手转发了”。

  石先生介绍,此次康师傅的起诉涉及的是“营口新媒体”微信公众号,主要发布本地新闻资讯类内容。

  5月初,石先生发现有新闻网站在转发“康师傅进口地沟油”的新闻。“因为没看到康师傅出来辟谣,我就觉得这个事情是真的,所以就随手转发了这篇文章。”

  虽然发布2天后即遭人举报,继而被删除,但这篇题为“越南43万吨地沟油卖给康师傅,‘吃方便面=自杀’”的“随手转发”文章已经被阅读9000多次。

  对可能造成的后果,石先生表示“当时没有想那么多”。直到6月2日有媒体采访,他才知道自己的公司因为这篇文章被康师傅起诉。

  石先生透露,自己和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企业投放的广告,价格一般是300元/万粉丝,“行业内基本都是这个价”。“营口自媒体”拥有8万多粉丝,其微信头条位置的广告价格为2000元/条。

  石先生表示,自己和公司愿意在能力范围内给康师傅公开道歉或者赔款。

  康师傅公司副总经理贾先德向记者表示,今年的地沟油谣言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大量特定的公众号同时一拨一拨的传出(谣言),这不会是一般网友的个别行为。”

  康师傅在声明中表示,“当下食品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已刺刀见红,也催生了利用网络谣言攻击对手的恶性竞争局面。”

  去年8月,康师傅起诉了湖北孝感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员工周某,称其指示该员工在网上发布《日资产品不可信,逆天的康师傅》等诋毁性言论,导致康师傅当季销量受到影响,要求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重庆一家网络推广公司负责人林华(化名)向记者透露,曾有企业客户在6月初通过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他,请他的公司“在暑期的两个月里帮忙推一些文章”,并支付近十万元作为酬劳。

  但看过这些文章的内容之后,林华发现这些文章大多与事实相悖,“而且明显是有针对性地在指向一些企业”。由于担心涉嫌造谣传谣,林华和他的公司最终婉拒了这笔送上门来的生意。

  信息真空为谣言提供空间

  虽经多次辟谣,但“肯德基6翅鸡”等食品谣言还是死而复生。那么,食品谣言为何屡禁不止?

  《微信“谣言”分析报告》指出,食品谣言之所以能在微信上广为流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招”的大多是中老年人。该报告的负责人之一,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副主任何凌南表示,由于中老年人尤其在意健康问题,而且他们的媒介素养和科学判断能力不足,很容易相信食品谣言。

  根据该报告,食品谣言是这样制造出来的:通过大量的图片呈现恶劣的加工生产环境和肮脏的原料,声称不当的食用习惯将引发严重疾病,夸大某些食品的保健养生效果,标题往往会打上“死亡”、“疾病”等致命关键词方便传播,而且往往通过以成功人士为目标群体的公众号进行传播。

  “这都是利用了人们的‘死亡焦虑’,或者‘宁可信其有’的心理。”何凌南说,他们往往看到关于健康的帖子就会去转,很少想着去甄别是真是假。

  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不顺畅。

5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