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吹蜡烛、切蛋糕,是很多人过生日的“标准动作”。然而,对于盐城阜宁县居民孙进(化名)来说,这却成了让他终生难忘的可怕回忆。为了给5岁的儿子过生日,孙进买了生日蛋糕和一个“会唱歌”的莲花电控式生日蜡烛。然而,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刚点燃的音乐蜡烛没唱几句“生日歌”就突然爆炸,内置的电池飞入了一位小朋友的左眼,最终导致孩子失明。
间,就可以使得电池爆炸。值得注意的是,蜡烛燃烧15~20分钟之后,火焰已基本熄灭,从外观来看没有什么异常,但经测试,其温度最高可达近400℃,熄灭5分钟后,温度也高达100~200℃。若身体触碰,特别是发育中的儿童,很容易造成烫伤伤害。另外,燃烧后的塑料粘性极强,一旦黏上皮肤,将难以剔除,造成二次伤害。
建议尽快制定标准
由于音乐蜡烛属于蜡烛的一种新兴衍生产品,目前国内外均无适用标准。标准的空缺,也使得音乐蜡烛产品质量提升乏力。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的陈倩雯认为,音乐蜡烛的安全风险不在于蜡烛本身,而在于外壳无阻燃性,并且产品内含遇高温易爆炸的纽扣电池,因此应尽快研究制定相关的安全标准,规范产品生产。要通过标准来规范音乐蜡烛的安全设计和质量安全要求,促使企业重视产品安全设计,提高产品安全水平及保障能力,从源头防范安全风险,确保生产的产品不危害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音乐蜡烛质量安全风险难以短期消除的情况下,陈倩雯建议有关部门应在幼儿园、中小学普及音乐蜡烛质量安全危害等相关知识,普及安全使用常识。警示音乐蜡烛的危害性,防止音乐蜡烛被儿童当做玩具玩耍。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应坚决禁止销售对于蜡烛与花瓣之间无任何阻燃材料,以及存在其他安全问题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