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保健品市场:“骗术”升级 “概念”横行

http://www.e23.cn2015-07-10经济参考报

    摘  要:近日,全国不少地方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强对以会议(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食品行为的监管。同时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虚假宣传。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骗术”也在升级,形形色色的“花招奇出”,总有老年人上当受骗。为什么骗子总是盯着老年人不放?是不法分子的骗术高明还是市场监管存在漏洞?保健食品销售市场鱼龙混杂,谁来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健康不被“忽悠”?

多则上万元,其实只是“玩概念”,与普通产品无异。业内人士认为,保健产品低成本、高利润是致使违规商家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

  据调查,一些商家只要“忽悠”成功销售几个疗程的保健品,动辄收益几万元甚至十几万。而一旦被查处,罚金也就几万元,这对违规企业无法产生威慑作用。

  其次,一线执法缺乏可操作性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据程敏平介绍,当前对于老年人保健品乱象整治仍面临执法难的问题。新的食品安全法已经颁布实施,但是相关配套规章没有落实,一线执法缺乏可操作性。

  同时,程敏平表示,全国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改革已经完成,过去由质检负责的生产领域及由工商负责的流通领域监管职能,都统一划归食药监部门,同时,在乡镇增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然而职能虽然已经划转,但是人员配备并没有及时到位,也导致基层执法力量薄弱。

  第三,保健市场需求旺盛,监管存漏洞,不法商家钻了监管的“空子”。据知情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保健食品市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因而不少虚假宣传的企业抱着“捞一把就走”的想法在搅乱市场,只要“没人举报,无人追究”,不良商家便可“闷声发大财”。

  建立“黑名单制”

  完善“举报制度”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6月份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空巢老人,也就是子女离家后的老年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这就意味着,老年人保健品市场十分广阔,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健康不被“忽悠”也越显现实意义重大。

  针对保健品商家违法成本低、执法乏力、监管存漏洞等问题,专家建议,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对假劣保健食品、非法添加以及虚假夸大宣传的生产经营企业,要列入“黑名单”。

  程敏平说,要不断完善有奖举报制度,鼓励消费者、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等通过举报电话、网络,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努力营造“社会共治”局面。

  “现今社会变化太快,老年人所处时代与之相差甚远,要鼓励老年人多接触新闻和社会信息,这样才能减少上当受骗的几率。”罗教讲说,政府和媒体要加强宣传力度。

  此外,罗教讲建议,子女和社会要多关心空巢老人群体。“子女的关爱也是重要的保健品,不要让骗子代替‘行孝’。同时,老年人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随便参加商家以‘免费活动’等名目开展的促销活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