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追溯体系推进一年:信息紊乱 关键信息难查

http://www.e23.cn2015-07-21新京报

    摘  要:不同品牌奶粉的追溯程度不同,消费者看到的追溯信息不一,除个别乳企外,最受关注的奶粉奶源地信息普遍“缺席”。乳业专家指出,奶粉追溯还应在内容上细化,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做到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监督。

消费者对追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心存疑虑。于是,政府纷纷主导酝酿追溯平台。

  目前,北京、广东等均在建立统一的奶粉追溯平台。2014年6月,工信部牵头的“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开通,三元、蒙牛、伊利、完达山、辉山、明一6家乳企纳入试点,以往企业各自的可追溯系统与国家平台对接。

  工信部的平台把追溯分产品信息、企业信息、消费信息三大部分。不过,很多消费者称此前并不知道有这个官方平台,加上企业自身追溯平台和政府平台共存,查询起来有些摸不着头脑。比如完达山育儿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罐身下方有“00121”开头的20位追溯码,凭该码可在完达山官网查到信息。而如用手机扫描该二维码,又会出现以“86”开头的追溯码,经记者验证,该追溯码为工信部追溯平台使用。

  根据媒体报道,按工信部当时公布的时间表,是要“在2014年底,把我国全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纳入追溯体系,实现企业所有应公开信息和产品生产、流通、使用等产业链全程信息的实时实地跟踪、汇总与分类使用。”不过,据某乳企透露给记者的信息,目前工信部第二批试点尚未正式启动。

  在三元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看来,国家建立统一溯源平台,与企业自己建立追溯体系相比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四川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品牌经理王鹏的感受是,国内乳企包括政府层面对追溯体系的强调,尤其是在面向消费者的层面,其程度要远高于国外。王鹏说,她在新西兰走访乳品市场时并没发现有那么多的追溯码,“当地消费者对奶粉质量信任,并不像中国消费者这样紧张。”

  普天盛道乳粉营销董事长雷永军说,追溯体系可从两方面理解,一种是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一种是方便企业对问题产品进行追溯召回,而后者才是建立追溯的本质需要。

  乳业专家宋亮说,现在最大的困难在于奶粉的跨国追溯。“跨国产品会越来越多,国外原料运到国内加工,这种溯源是很难的。”

  延伸阅读

  奶粉能追溯到“牛”?瞎扯!

  曾有一些地方政府或企业在提及追溯体系时称,奶粉出问题能追溯到具体某一头奶牛身上。

  但包括雷永军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均指出,追溯到奶牛多是企业为自己“镀金”的噱头,很难做到。

  “奶牛身上挤出的奶都会通过管道混合进入到冷却罐。” 四川新希望乳业品牌经理王鹏还根据牧场挤奶流程向新京报记者分析,“为保证新鲜,奶车会在2小时内将所有的奶罐收集、运送至工厂。此时牛奶早已混淆,所以很难追溯到具体的奶牛身上。”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也认为,溯源到奶牛可能是误传消息,不大可能实现。

  在专业人士看来,消费者如果能够追溯到牧场这一级别的信息,就已经比较完善了。很多企业通过绑定在奶牛身上的耳标、牛脚踝上的电子设备,准确掌握奶牛的健康状况,这些问题奶牛的信息其实在生产源头就已得到处理,并不会体现在追溯环节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