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4个月上涨50% 或引发货币政策转向

http://www.e23.cn2015-07-25华夏时报

    摘  要:“以山东潍坊某厂家的一级去皮白条肉为例,3月中旬还是15元/公斤,到了7月20日,已经涨到了23元/公斤,涨幅53.3%。”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姬光欣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从今年4月开始,猪肉价格涨幅已经超过50%了。

  “以山东潍坊某厂家的一级去皮白条肉为例,3月中旬还是15元/公斤,到了7月20日,已经涨到了23元/公斤,涨幅53.3%。”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姬光欣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去年猪肉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养殖业缩减产能,导致今年生猪存栏量减少,供求紧张。到今年年底前,受四季度猪肉消费旺季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仍可能保持在高位运行。

  众所周知,猪肉价格与CPI关系密切,因此专家提示,需要警惕由于猪价上涨带来的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生猪价格调控一直严格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进行,目前尚无调控计划。

  养殖户补亏式盈利

  北京田野牧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万全告诉本报记者,去年养猪业形势不好,生猪价格最低达到5.5元/斤。从今年4月开始,价格逐渐上涨,现在已达到9元/斤。而规模猪场的成本大约在7.5元/斤左右,“终于能挣钱了”。

  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监测数据也显示,今年3月,白条猪的均价为14.68元/公斤,7月20日,价格涨到21.8元/公斤,涨幅48.5%。

  一般来讲,生猪出栏时的体重大约为200斤,按照赵万全的说法,每斤盈利1.5元,一头猪的利润则为300元。不过,在姬光欣看来,这一表述“稍显谦虚”,据他统计,如今每头猪盈利应该在400元-500元之间。

  在姬光欣看来,导致猪肉价格上涨,主要还是供需关系所致。2014年,猪价持续走低,受此影响,很多养殖户和小规模养殖场退出市场,大中型养殖场则缩减产能,导致生猪存栏量连续17个月出现下滑。

  赵万全也表示,他的猪场如今的存栏量比去年年初时减少了1/3,主要原因就是养猪赔钱。去年,每卖一头猪,就要赔400块钱。

  同时,岁末年初,猪腹泻病突然大规模暴发,仔猪死亡率增加,直到今年春节过后,养猪业才开始集中补栏。而生猪生长周期一般为6个月,春节后补栏的仔猪要等到9月以后才能集中上市,这就导致生猪供应出现“断档”,加重了供需紧张的情况。

  此外,从2014年开始环保力度加大,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等很多省市都开始清理环保不达标的养猪企业,这也导致了生猪供应量减少。姬光欣熟识的一家山东淄博的养猪场,原本年产1万多头生猪,如今因为环保整顿停产了,场子里还剩下2000多头猪。企业负责人表示,处理完这2000多头就“不想干了”。

  有的养猪户开玩笑说,现在是“补亏式盈利”,赚的钱只是把去年亏损的填补回来。希望今年下半年能够把今年的利润赚出来,明年再把后年亏损的本钱提前“攒出来”。

  姬光欣表示,因为猪价持续上涨,每过1周就会涨0.1元-0.2元/斤,所以有些养猪户开始惜售、压栏。但由于总体供需缺口大,所以这一小部分压栏数量对于整体价格影响并不大。

  赵万全说,猪价上涨,养猪企业的补栏积极性高了,不少养猪户开始追风补栏,这也导致了种猪和仔猪价格上涨,仔猪已经从最低时候的10元/斤上涨到现在的20元/斤。

  年内仍将高位运行

  姬光欣表示,8月份猪肉价格有望继续上涨,9月以后可能会有回落,但幅度不会太大。

  而8月之所以还会上涨,是因为生猪供应的“断档期”仍在,而且随着猪价走高,生猪销售量增大,生猪存栏量环比还在下降,供应进一步紧张。9月以后,春节后补栏的仔猪逐渐出栏,供应量加大,但由于每年9月到第二年2月都是猪肉销售的旺季,受中秋、国庆等节日因素刺激,猪价回落幅度不会太大,仍将保持在高位运行。盈利空间比现在有所减少,但仍能保持在每头300元左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