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金箔入酒”仍无定论 多款产品涉违规销售

http://www.e23.cn2015-08-04新京报

    摘  要:今年1月28日,国家卫计委就“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对外公开征求意见,引发社会对“金箔入酒”的关注。

有多少,里面有多少就是多少吧”。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担心,生产标准不清晰,会造成市场的混乱。相关部门应该对违规销售行为进行监督查处,否则生产者和销售者对食品安全的理解容易出现模糊甚至偏差,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风险。

  意见征集半年仍无进展

  国家卫计委今年1月28日在发布的《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中称,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并对金箔加入白酒的用量拟定限量,金箔在白酒中的用量不超过0.02g/kg。这份函件显示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为今年2月20日。

  在随后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曾对媒体表示,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新的食品添加剂要进入食品中使用,必须提出申请,一旦进入申请程序,卫计委必须在60天内给出明确说法。在这个过程中,卫计委将受理资料转给风险评估中心,中心组织专家会审,还必须履行公开征求意见的程序。

  然而,仅“公开征求意见”这一程序开启已过去了半年时间,仍未见“明确说法”。相关部门收到了哪些意见,支持和反对的各自相关依据是什么,也未公开。

  7月29日,新京报记者向国家卫计委提交采访函就此事采访,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尚未得到任何回应。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按常理来说,相关部门现在应该给出一个说法了。而之所以迟迟未有公布决定,可能是争议太大了”。

  赵禹认为,新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会更加严格,在增加新的添加剂品种时可能会更加谨慎。但是时隔半年之久,还是应该尽快给公众一个交代,“要么批准,要么不批准,批准要给个批准的理由,不批准要给个不批准的理由。不应该不了了之”。

  专家称“金箔入酒”恐难通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曾公开表示,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业界存在的质疑主要是安全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

  “金箔并非化合物,吃进去也不会改变,人体也不会吸收,所以吃进去就会排出来并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但也没有益处。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金箔的功能实为色素或者着色剂,使得产品更加美观。

  卫计委人员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金箔入酒”的申请来自一家白酒企业,但至今并未透露是哪一家企业。

  不过新京报记者询问多位白酒业内人士,普遍都认为白酒并不存在加入金箔的必要。

  “金箔酒是白酒行业的非主流,无益于酒的品质,只有炒作。没有一个大型白酒企业上马这个项目。我不看好金箔酒的前途。”白酒行业专家肖竹青说。

  “协会不赞成在白酒中添加金箔。”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也这样表示,新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金箔入酒”通过的阻力可能会比较大。“我们主张企业生产回归到白酒的本质,真正按照白酒的现行标准去生产。”

  赵禹还透露,目前中国酒业协会及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更严格的白酒标准,将对现行标准进行修订,“白酒生产的管理会越来越严格,才能与食品安全的要求合拍,‘金箔入酒’恐怕难通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马恬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