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香茗 道古今” 走进王升峰的书法人生

http://www.e23.cn2015-08-12舜网

    摘  要:“白河日日流暖春,山里人家民风淳。朝族风味伴香茗,坐对群山道古今。”这是济南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升峰自作的一首诗,在英雄山文化市场的济南市书法家活动基地,记者品尝了他亲手冲泡的香茗,走进了他的书法人生。

  “白河日日流暖春,山里人家民风淳。朝族风味伴香茗,坐对群山道古今。”这是济南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升峰自作的一首诗,在英雄山文化市场的济南市书法家活动基地,记者品尝了他亲手冲泡的香茗,走进了他的书法人生。

  王升峰,笔名楸梓,1973年生,山东沂水人,毕业于山东大学。现任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省青联委员、济南市青联委员、济南市文联副秘书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兼创作委员会秘书长、济南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入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隶书展、全军第三届书法篆刻展等重大展览30余次。并获第二十届中国书法兰亭节“兰亭.全国书法作品展”最高奖——“王羲之书法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济南市泉城文艺奖等重大奖项。是中国书协表彰的先进个人和省书协德艺双馨书法工作者。

“品香茗 道古今” 走进王升峰的书法人生
 

  书法“痴才”的戎马生涯

  谈起书法,王升峰最感谢的人是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军人,在家乡也是个远近闻名的书法家,正是在父亲的熏陶下,他走上了书法这条路。起初他先开始习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练字,当时老家的教学条件较差,随着他书法水平的突飞猛进,学校的老师看过后,不敢再去教他,他只能自己在家练习。后来他发现家中有几本不错的隶书字帖,便开始临帖,开始临帖后,王升峰好像一下子领悟到了书法的“精髓”,每当逢年过节,看到邻居家里有好的对联,他就会揭下来,拿回家临摹揣摩。对于书法,小时候的王升峰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有一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出了一本挂历,他如获至宝,拿回家里反复临摹学习。

  1990年,17岁的王升峰踏入军营,开始了自己在济南军区长达十七年的军旅生活。当时能顺利的通过招兵,也多亏自己有了书法特长。到老家来招兵的老领导,见识到了他的书法水平,力邀他加入军营,希望他的书法特长到了部队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步入军营的王升峰,无论是在基层、军校还是机关,在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的同时,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放到了书法上,使自己的书法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1999年,济南军区干部部在全区挑选一位美术干事,通过考核的王升峰调入军区政治部负责全区美术工作和老干部文体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在这期间,他积极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分管了济南军区大大小小将近20个协会,取得优异成绩,两次荣立三等功,并为原济南军区八一览馆题写了馆名。

  脚踏实地为书法奋斗

  2006年,王升峰通过考试转业到济南市文联工作。谈起那次专业考试,他笑着说,“当时我的成绩很不错,在1400多名军转干部中,申论考试第四名。当时挑选的余地非常大,公检法、国税、地税都能进去,但我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文联。”在别人看起来,王升峰的选择可能有点“傻”,不过他却并不这么看。选择文联,是出于他多年来对于书法的爱好,找一个与自身特长相结合的单位,干一些自己相干的事情,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在部队积攒下丰厚管理经验的王升峰,在文联书法协会开展起工作游刃有余。在文联工作后,大大小小的奖项,他获得了不少,不过对于这些名誉,他看的并不是很重,他只是希望,通过每一次的比赛、展览,能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不要为了获奖而去创作,让自己的创作水平通过比赛和展览得到检验。谈起部队和文联的工作区别,他认为在文联创作有了更广阔的空间,部队接触的范围不如地方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作者:焦子祺   网络编辑:郭天舒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