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两天前小编的同事李小姐惊讶的发现,自己的滴滴账户被莫名扣款286.7元,但自己预定的是第二天的快车,还没到约定的时间,她也没有坐车,怎么会直接扣款呢?
市场还需完善
随着滴滴出行、Uber、一号专车、易到用车等等出行平台的兴起,专车、快车、顺风车等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由于价格低、服务好、付款方便,用户覆盖率极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也隐藏着不少的问题。
安全是乘客最为在意的问题,也曾让专车、快车饱受抨击,在专车业务刚刚上线时,为了吸引更多司机加入,这些出行平台无一例外采用了高奖励机制,短时间内专车司机的数量大增,然而由于缺少统一监管机制,这些司机的车技、车况、服务质量等良莠不齐,用户体验不一致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口碑下降、进而减少使用次数、司机收入降低、专车数量减少,最终导致百姓出行再次受阻。
当前,滴滴平台每天可能产生1千万以上的订单,如此巨大的数据量也难免出现错误,此前也曾发生过车费与实际里程不符的情况,面对日益增多的用户需求,提升完善数据处理能力也是这些出行平台亟待解决的问题。
刷单曾是高额补贴背后的黑色产业,通过刷单软件,司机在家睡觉也能获得高额的收入。据了解,Uber每日订单的30%以上都是刷单产生,每日被刷走的金额高达数千万元。李小姐遭遇的这位电话打不通、接单量为0的“苏师傅”很有可能也是刷单大军中的一员。
不可否认的是,专车、快车等业务的出现极大的满足了用户的出行需求,再加上互联网的便利性与高效性,整个行业的竞争已经非常透明,而乘客就是企业间竞争最直接的受益者,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繁荣发展背后的种种隐患。
由于款项已经退回,滴滴方面解决问题的态度还不错,李小姐对处理结果满意。但同时她也表示,为了保障安全,之后会选择评价好的司机,并且已经将微信免密功能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