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白条身份再遭疑 部分银行关闭信用卡还款通道

http://www.e23.cn2015-11-09中国经济网

    摘  要:随着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相继暂停京东白条的信用卡还款通道,曾被指责为“先上车后补票”的白条再次面临质疑。争议焦点就是白条的真正身份,这款被京东金融自己定性为赊购、却被商业银行和业内视做贷款的产品,是否会将风险转嫁给银行?

  根源:透支风险转嫁给银行

  从发展路径来看,互联网金融一向是以快速创新、场景不断叠加为优势,京东白条业务也明显体现出这一特点,而这或许是令金融机构顾虑的原因。

  除了旅游、租房等场景,京东白条还被用于众筹。目前,京东众筹平台上已有多款产品能用京东白条进行支付,例如此前上线的8H趣睡床垫,除无私支持档位外,众筹用户均可使用白条进行支付,10元以上档位可以使用白条进行分期支付,且每个众筹用户每天最多支付3笔,每笔不超过2000元。

  而账期延长的方式,更是令商业银行担忧。熟悉信用卡的人都知道,当前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免息期可以达到53-56天,而京东白条可以提供30天免息,如果操作得当,两者叠加,持卡人可以有长达80余天的免息期。而北京商报记者从京东金融方面获悉,如果用户使用白条分期付款,一样可以用信用卡还款,无形之间又拉长了实际还款时间。

  另一方面,白条存在的套现风险,也是银行无法监控到的。在网络搜索引擎输入“京东白条”字样,就会出现很多从事套现的平台、个人中介、商户的推广信息。为了防范风控体系,各种套现攻略也应运而生,例如在与套现中介商定好金额和费率之后,中介会给套现者一个链接,这时不要第一时间打开链接,而是根据中介提供的关键词先在京东搜索一下,点开几个链接,模拟真实购买的环节,最后再打开套现者提供的页面。

  京东金融方面也承认,一些不法中介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发布消息,招罗有套现意愿的用户,声称一定能帮忙“搞出钱”,并联系提供套现业务的商家,三方隐蔽合作,试图躲过白条风控套出钱来。为了防范套现风险,京东金融建立了监测机制,联合法务部门采取法律手段加大对传播所谓京东白条套现攻略介绍网站的打击力度,已关闭多家违规网站。

  分析人士表示,在商业银行坏账规模、不良率逐步攀升的现实情况下,以信用卡还白条,实质上还是将风险转嫁给银行承担。事实上,当初的虚拟信用卡在遭到监管叫停时,业内普遍公认的看法就是“互联网金融机构试水大数据授信方式,最后的信贷风险却要由银行买单”是造成监管叫停的主要原因,此后花呗的出现是以蚂蚁小贷的资金作为支撑,免去了监管的顾虑。而京东白条以信用还信用的方式,让监管担忧的事情再度发生。在董希淼看来,招行等银行的选择是以风险防范角度出发,应该被其他银行所效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