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智能化浪潮汹涌而至,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大行其道,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以空调为代表的白色家电也开始了智能化进程。周边设备的快速智能化将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家电企业应该如何跑赢智能时代?《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先生。
随着智能化浪潮汹涌而至,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大行其道,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以空调为代表的白色家电也开始了智能化进程。周边设备的快速智能化将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家电企业应该如何跑赢智能时代?《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先生。
别再做家电产品的“奴隶”
《经济参考报》: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已数见不鲜,但智能空调对我们还比较陌生,最近海尔推出的一款“天樽”智能空调引发行业热议,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罗清启:首先我们要正确看待家电产品的智能化。真正的智能家电并不是给家电产品装上智能芯片,而是要重新定义家电与人的关系,彻底改变人与人、人与家电、家电与家电之间的关系,没有触及这一本质的家电就不是智能家电。
媒体报道的海尔“天樽”空调已经不能用传统家电概念来概括它,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智商,可以主动为用户提供舒适温度、去除PM 2.5等服务,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提供个性化的关怀,这是百年家电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以前我们虽然在使用家电,但本质上是被家电“奴役”了。为了使用家电,我们不得不学习如何操作,家电不懂我们的需求,也无法与我们对话,无形之中我们成了家电的“奴隶”。随着家电产品的智能化,我们将从冷冰冰的家电环境中摆脱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将是人类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解放。
“家电社交网”彻底改变生活
《经济参考报》:从空调的智能化可以看出,今后越来越多的家电将进行智能化的蜕变,这股智能化浪潮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罗清启:现在家电的智能化只是个开始,未来我们身边所有的设备都将进行智能化改造,今后最大的社交网络不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网络,而是设备与制备之间的网络。全球的人口有70亿,而我们周边的设备将达几千亿,这些智能设备组成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在工厂里就是机器人网络,在家庭里就是家电网络,这两个网络形成的时间也许就在十年内,2020年将是一个重要节点。
将来今后我们身边的家电会渐渐变为有智商的“类人设备”,它们就像“老朋友”一样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为我们提供帮助,还能通过自我学习不断提高“智商”。在这种情况下,人迁就设备的时代将成为历史,人与设备融合的时代将到来。原先这些设备都是缄默的,只有你主动用它的时候才意识到它的存在,今后它会以主动服务的方式证明它的存在。所以,智能化浪潮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将重塑我们的社会形态。
家电产品快速趋向“免费”
《经济参考报》:家电产品实现智能化之后,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具体来讲会有哪些变化?
罗清启:家电智能化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家电由原来的工业产品变成了信息服务终端,它们通过收集、分析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消费者不仅要购买硬件,更要购买服务,这意味着家电硬件本身的价值在快速降低,而基于硬件之上的服务价值快速提升,这样一来硬件产品越来越趋向于“免费”,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存话费送手机一样,今后也将出现购买家电服务送家电产品的现象。
所以,智能时代称雄的企业一定是匍匐在用户的脚下的,个性化定制的普及将使用户在市场中的话语权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用户更关心的是硬件产品承载的附加服务,而不是硬件本身,哪个企业能为用户提供更智能化的服务,就会成为市场的赢家。企业单靠硬件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