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多年过去后,央企重组减至百家的目标,在2016年再次提上日程。随着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亮相,新一轮央企兼并重组路径,亦日渐清晰。
而国办《意见》中圈出的“冶金”、“钢铁”、“煤炭”以及“装备制造”这几个领域,正在逐渐先后迈入兼并重组的队列中。
上述国资研究人士表示,所谓“强强联合”,是指两家央企都比较强,合在一起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对于央企做强做优做大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早在“5组10家”之前,2015年12月时,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实施战略重组,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就已经旨在通过“强强联合”来打造世界一流金属与矿业企业集团。
此外,正在推进中的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南光集团与珠海振戎兼并重组,同样在向行业翘楚的方向努力。再往前追溯,中央企业还曾在房地产、旅游、信息产业等领域,亦通过这种既有路径完成兼并重组。
上述国资研究人士举例:“强强联合后的效果是值得期待的,比如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的兼并重组现在正在弄,这两个都是大企业,重组之后会相当强,甚至有望超越行业巨头马士基。”
虽然“强强联合”有望给企业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但身处改革深水处的一家资源型企业不无担忧。这家有望进入下一批兼并重组名单的资源型央企,在今年上半年曾专门在企业内部开展了一次内部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各单位总体非常肯定集团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却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子公司领导认为改革会削弱集团竞争优势,不如不改,该企业集团总部部门负责人中也有超过20%的人员对改革持观望态度。
该企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兼并重组,继续改革,不知是否会因为改革的冲击、业务的合并与分拆影响集团整体竞争力,冲击集团一体化模式。一名国资人士表示:“下一步可能与这家资源型企业合并的企业,整体情况并不算上佳”,所以,该资源型企业对于是否会因此即将背上“包袱”而有所顾虑亦是难免。
即便如此,中央企业的兼并重组仍在磨合当中前行,且路径日益鲜明可辨。
透过国办《意见》,除去“强强联合”,该轮改革对于央企兼并重组还圈定了“专业化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等路径。
细分看,就“专业化整合”来说,在2015年底、2016年2月初,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中国远洋、武汉钢铁、中国船舶)三家企业就曾连续发布公告,对外公开无偿划转各自国有股份的消息。
实际上,“专业化整合”与“强强联合”之间颇有关联,曾有国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当初推动上述三家央企划转,主要目的一是为了推动上下游产业链重组,另一个目的便是推动“强强联合”。
下一步“专业化整合”的路径操作在国办《意见》中可以找到明确答案:“在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指导下,支持中央企业之间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联合开发等方式,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鼓励通信、电力、汽车、新材料、新能源、油气管道、海工装备、航空货运等领域相关中央企业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专业化平台,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联合开发力度,减少无序竞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逻辑
此时力推中央企业兼并重组的顶层设计逻辑是什么?实际上,在最近十多年的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中国对央企兼并重组的探索从未停止过。
曾亲历国资委成立之初央企改革的一名国资人士回忆道,《意见》中此次圈出的路径,此前已有陆续探索。早前国内的国有企业,在当初形成的时候,是按照管理体制,乃至根据行业、区域等因素逐步形成的,并不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从特点来看,当时是“多散小乱”,随着市场规律的发展,加上企业集中度的要求,开始走集约化的发展方式,在此过程中,必然需要重新进行国有资本的布局结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中央企业显然应该承担“重中之重”的任务。“荣融主任在任时,研究过国际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差异后,当时的思路是推动企业按照自身发展规律、市场发展规律去把控方向,大力推动兼并重组,走集约化方式,进而提高产业集中度,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中央企业一开始兼并重组的历史逻辑之一。”该国资人士说。
为何李荣融在任时力推央企兼并重组?该国资人士分析,举例来说,如果想让一家央企快速提高竞争力,参照国际企业快速发展的经验,兼并重组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捷径。他说:“你试想,一家企业如果想做大,通过滚雪球的方式一点点滚,需要周期会很长,而如果借助资本的力量去做兼并重组,便可以迅速把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整合到自己麾下,迅速做大,这是国际上已经被实践证明过的,能迅速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可行之路。”
王勇就任国资委主任时,恰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这种外部环境压力下,企业存活成了重要考虑,中央企业便更多采取了“守”的态势,与之对应,兼并重组便是“攻”的态势。上述国资人士直言:“当时的兼并重组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匹配,顺大势者就能存活,逆大势者会很危险。王勇在任时央企从做大向做强发展,对前阶段的重组进行资源整合。
改革走到今日,国资委新任掌舵人肖亚庆最大的特点之一是“驾驭过大企业,了解大企业由大变强变优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子”。
事实上,除去上述“强强联合”、“专业化整合”与“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等分属“重组整合一批”范畴内的路径,细分来看,其余重组路径还包括《意见》中提及的“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清理退出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