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严厉打击“刷单炒信”等行为

2021-07-23 11:36:22

来源: 央广网

作者:牛谷月

责任编辑:鞠月芹

  央广网北京7月23日消息 7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1年第一批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市场监管总局表示,202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整治。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3128件,罚没金额2.06亿元。现公布第一批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共10起,对利用“网红效应”虚构评价,雇佣专业团队或“刷手”等方式“刷单炒信”的行为进行曝光。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在电商平台上,用户评价往往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参考因素。也正因如此,一些不良卖家为获取更多交易机会,以不正当方式提高商品销量、用户好评度和店铺信誉。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整治,加大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组织专业团队、利用网络软文、网络红人、知名博主、直播带货等方式进行“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3128件,罚没金额2.06亿元。

  据悉,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公布的第一批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共10起,涉及三种不同类型的刷单方式,对利用“网红效应”虚构评价,组织员工、亲友等熟人,雇佣专业团队或“刷手”等方式“刷单炒信”的行为进行了曝光。具体刷单方式有:

  一、利用“网红效应”虚构评价等方式“刷单炒信”。

  市场监管总局指出,设置网络点评和排名的初衷,是通过统计与展示互联网用户消费后的真实反馈形成的大数据,反映人气、实力和市场口碑等信息,以帮助消费者更便捷地作出判断和选择。然而在刷单团伙操纵下,“粉丝”可以有,“互动”可以买,“好评度”能够提升。从最初的人工刷量到现在的机器刷量,“刷单炒信”这一网络黑灰产已经发展到足以影响商家生存的地步,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不利于互联网生态健康发展,必须加以整治和清理。

  二、通过雇佣专业团队、“刷手”,利用专业技术软件等手段帮助“刷单炒信”。

  过去利用传统传播方式“自卖自夸”的夸大或虚假宣传现今演变为组织专业团队、利用网络软文、通过“直播带货”等助力虚假宣传,诱骗消费者。市场监管总局指出,“刷单炒信”日益呈现出组织化、职业化、规模化等特点,甚至形成黑灰产业。在“刷单炒信”这条产业链上,组织者、卖家和“刷手”是三大主要角色,在严厉查处卖家刷单行为的同时,严肃追究帮助刷单主体的法律责任,也是斩断这一利益链条的重要环节。

  三、组织员工、亲友等熟人“刷单炒信”。

  市场监管总局指出,所谓“刷单炒信”,本质就是造假,即在点击、阅读、观看、消费等方面,利用造假手段让自己的数据“好看”,误导市场、诱导消费,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实施“刷单炒信”行为的不同主体,大体可以分为“自刷”和组织他人刷单两种。而“自刷”最典型的手段就是通过组织员工、亲友等熟人刷单,虚构商品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信息。当前“刷单炒信”已经成为市场的一颗“毒瘤”,必须对“刷单炒信”重拳出击,从严从重查处。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