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威被爆以次充好 高管回应无可奉告

http://www.e23.cn2012-06-18中国经济网

    摘  要:按正常逻辑,一场环保风暴刚过,铅酸蓄电池行业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但,行业内资深人士说,行业还得经历一番大起大落。尤其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标准等问题不解决,行业内还会乱象丛生。

超威被爆以次充好 高管回应无可奉告

超威车间里悬挂的质量宣传栏

  按正常逻辑,一场环保风暴刚过,铅酸蓄电池行业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但,行业内资深人士说,行业还得经历一番大起大落。尤其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标准等问题不解决,行业内还会乱象丛生。

  据了解,去年铅酸蓄电池行业受九部委环保治理的影响,企业销售受到很大冲击。市场上一股“以次充好”、“翻新”的铅酸动力蓄电池歪风随即刮向全国,席卷整个行业,最终导致该行业产品出现“质量潜规则”现象。业内专家称这种摁下葫芦起来瓢的事件若在行业内持续上演,势必会阻碍全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呼吁有责任的企业对行业发展质量贡献力量。

  事实上,不止一家经销商向记者爆料,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去年此时,市场上都跟疯了似地,只要是助动车电池,哪还有什么好坏之分,不管是“以次充好”的还是“翻新”的产品,都能卖掉,而且卖的比平时的价格还要高。其中,有几家大企业不能洁身自好,把市场搅乱了。”

  有网友反映:“真是坑爹,送孩子上学,汽车限号不能开,电动车电池不给力,频频换电池也不能解决送孩子上学迟到问题,伤不起啊!!!”有网友跟帖说:“电池质量不合格,真不是开玩笑的,听说外地有的存车棚着火,就因为电池不合格,充电时间一长竟然会起火,真是伤不起,伤不起!”

  随着此类产品质量问题投诉的不断增多,为了一探虚实,记者特地来到我国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浙江省长兴县采访,记者首先进入在当地首屈一指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采访。

  超威高管:要么无可奉告 要么闪烁其词

  在去实地采访前,由于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超威也在向用户售卖‘以次充好’的产品”。记者先就此问题电话采访了超威集团副董事长周龙瑞。当他听到记者的提问时,语气很坚决地表示:“没有此事”;而当记者说这是消费者反映的事实后,他语气放软地说:“是吗?那可能是下面个别的经销商所为,我们还不知道,公司会去了解”。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行政副总裁陈中华,针对中国经济网记者提出的关于产品“以次充好”等问题时说:“我们这么大的企业,根本没有必要去做这种事情,而且也不屑!”陈中华继续说:“当然,我们对代理商也有严格的要求,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规范代理商,但我们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做到一个不合格的都没有。这谁也不能保证!”

  记者追问:“你一再强调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保证,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你的1%的不合格就意味着对消费者的百分之百不合格,对此你如何理解?

  陈中华信誓旦旦地说:“一旦出现就取消代理商资格,我们不允许这样的经销商毁掉公司的名誉。”

  记者说:“但如果没发现,并不意味着违规事情不存在,这是否说明公司管理有问题?我们接到消费者投诉,说你们内部有经销商勾结外面不法企业做出“以次充好“的电池令消费者很受伤,你怎么看这一问题?

  陈中华语气很强硬地说:“无可奉告”,随后就保持沉默。

  采访僵持在那里,就在记者结束采访,走出接待室时,他突然嘀咕了一句:“我们身在这个行业,大家如同在一个篮球场内打球,你能让我们说什么?”。

  此话一出,令记者愕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企业,不仅要通过管理来生产出一流的高质量合格产品对消费者负责,更要通过严格的管理渠道和机制建设管理经销商,在全产业链上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 而身为超威高管的陈中华如此回答记者,令人不得不深思企业管理层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记者电话采访了江西、江苏等地一些电池企业,对于‘以次充好’等产品质量问题,他们也普遍认为,这些事实已经到了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地步。目前行业处于快速整顿过程中,大的企业通过快速收购发展、壮大自已,但应该加强管理,否则,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对行业的长远发展也不利。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超威被爆“以次充好”等问题,其在两个方面难辞其咎:

首先,放松了对经销商的管理和制度建设,造成很多管理漏洞。给不法商贩有机可乘,把回收上来的废旧电池转手其他商贩 ,然后经过其他商贩的重新“修饰、组合、包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作者:苏兰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