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果说当前有什么行业最赚钱,白酒无疑要算一个。受益于近年来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白酒行业经历了从低谷到空前繁荣的变局,行业焕发勃勃生机,经济增长屡创新高,曾经的“夕阳产业”完美实现了华丽转身。
范良 摄
如果说当前有什么行业最赚钱,白酒无疑要算一个。受益于近年来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白酒行业经历了从低谷到空前繁荣的变局,行业焕发勃勃生机,经济增长屡创新高,曾经的“夕阳产业”完美实现了华丽转身。茅台、五粮液等一批白酒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与茅台等外地白酒企业相比,摆在济南地产白酒企业面前的,不仅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更有着实实在在的挑战。
现 状
外地白酒“抢食”济南市场
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礼仪之邦。山东人性情豪爽、喜爱饮酒,酒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白酒是山东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素有“要当好山东的县长,先经营好酒厂”之说。放眼全国,作为有数的白酒消费大省,山东白酒行业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山东省内,济南又是白酒市场最重要的风向标,是不折不扣的消费中心城市,但如今,坐拥“聚宝盆”的济南白酒企业家们并不感到轻松。“如今不但是茅台、五粮液为首的贵州、四川白酒企业在山东攻城略地,安徽、江苏、山西等地的白酒企业都在卯足劲发展,力求在山东市场谋得一席之地,济南成为众多省外白酒企业主攻的目标。有着这么好的发展环境,省外企业都在尝试扩张,济南白酒企业想要光弄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是不行了。”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邢介平这样表示。
邢介平的表态并不只是个人看法,在济南市食品工业协会召开的一次白酒企业例会上,与会的白酒企业家们大多持类似观点。从济南市场看,如今,白酒高端市场基本为茅台、五粮液等外地品牌占据,本土白酒只能在中低端和外地品牌竞争。从数据
看,山东白酒的产销量占全
国的1/10,但利润却只有全
国的1/20,整体结构大而不强
的特点十分突出。从数量上比较,形势也很难让本土白酒乐观。和济南白酒消费能力不相称的是,济南本土的白酒企业生产能力并没有一般人想象得那么强。济南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阎世春表示,尽管白酒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其品质,但没有量的优势,单个企业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称雄。从这点来看,济南本土白酒企业生产规模亟待提升。
分 析
鲁酒“各自为战”难挡外地品牌
外地白酒品牌“来势凶猛”,济南白酒企业并非无所作为,但产业集中度低的老问题限制了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记者了解到,山东虽然是白酒生产大省,每年的白酒销售收入超过300多亿元,但产业集中度不高的老问题仍然在困扰白酒企业。目前,山东全省有600多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但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仍然是凤毛麟角。而湖北260多亿元的白酒销售收入,比山东省略少。但其70%的销售收入集中在4个大型企业,集中度远比山东高。从全国看,凡是白酒产业发展得好的地方,产业集中度往往也较高。
放眼国内白酒市场,其高端领域大部分还是被全国一线品牌占据,山东省内品牌难觅其踪。这一现象说明,鲁酒品牌的张力、品牌影响力、与一线品牌博弈的实力仍有较大的差距。而分析原因,也和,鲁酒品牌习惯“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有关。目前在山东市场上的外来品牌主要以川酒和茅台镇阵营为主。其中,川酒致力于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整合100余家企业,形成了集物流、包材、罐装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竞争力。而以茅台品牌为龙头,小糊涂仙等诸多茅台镇品牌也渐渐在山东市场谋得了一席之地。和川酒、贵酒等习惯“集团作战”不同,山东白酒仍然处于地方品牌“诸侯割据”的状态。 在山东每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主导品牌及副主品牌,如济南有趵突泉,泰安有泰山,济宁有孔府家、孔府宴、金贵、心酒等等,地方品牌在各地占有优势,但仍然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并不利于白酒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邢介平认为,由于白酒产业生产太过分散,集中度太低,导致了不少消极影响,比较突出的就是本土市场的恶性竞争。大量的本土白酒企业陷入恶性竞争之中,自相残杀,导致企业知名度难以提高,“品牌难以树立起来”。这样的结果不是优胜劣汰,往往是“优不胜劣不汰”。而事实上,企业要想在全国“创牌子”,没有几个亿是做不出来的。可见,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直接限制了本土企业的做大做强。山东百脉泉酒业有限公司技术副总杜祥宝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