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名牌在产地外猖獗 商战对手组成“打假联盟”

http://www.e23.cn2012-08-03济南日报

    摘  要:假茅台酒,贵州少见外地多见;假“日照绿”,日照少见济南多见;假立邦涂料,上海少见外地多见……随着名牌被假冒越发严重,山寨名牌的“去产地化”售假趋势也成为业内共识。

术鉴定部门检测顶多是口味儿好坏的问题,难以定其“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而只能考虑是否适用“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打击的强度一下子减弱了很多。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制售假酒者专在“情节严重”上做文章,他们在生产、运输、销售各环节上,严守“小批量”原则,即使被抓住也只能是行政处罚。

  政协委员

  白酒打假应该先立法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酒类管理的法律法规,只是在《食品安全法》中将酒类质量安全问题纳入了食品安全范畴。“假冒猖獗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立法,造假者的成本很低,对造假者的制裁力度也较低,但是造假的利润却很高。”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蒋秋霞曾表示,国家应该尽快制定出台酒类统一的法规,对酒类的生产和流通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对酒类行业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对酒类流通行业实行许可证制度,对酒类产品流通建立溯源机制。

  据了解,很久之前,天津就已自发成立了专查假酒的“打假联盟”,成员十几人,皆为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津酒、泸州老窖、水井坊和王朝等十余家知名酒厂专职打假人员。这些本是商战对手的品牌,在势如燎原的假酒“去本地化”销售压迫下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业内称,这也是无奈之举。

  延伸调查

  多行业遭遇“去产地化”售假

  业内人士表示,近30多年来,除假酒屡禁不绝外,假烟、假药、假化妆品和假茶叶等形形色色的假货越出越多,诸多行业品牌被假冒,“去产地化”售假情况普遍。

  日照市茶叶商会秘书长高建华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日照绿茶被假冒越发严重,日照炒茶工远赴南方,用日照绿茶的炒制工艺加工南方茶,并假冒“日照绿”销往除日照外的济南等全国各地。“可以说济南80%—90%的消费者还没有喝上真正的日照绿茶”,有日照茶厂负责人表示。而法规存漏洞致监管乏力是“打假难”的根本原因。

  2005年,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办事处等4家涂料企业联合组成“打假维权联盟”,在成员间实行信息共享,打假费用共担,如发现其他成员假货,必须通知联盟成员。2012年2月21日,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洋河、杏花村汾酒、郎酒、剑南春、水井坊等八大白酒企业也联合签署了我国白酒行业第一个白酒骨干企业打假维权行业自律宣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作者:潘庆照 孙垚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