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超市的食品检测室在哪?可能不少人都会被这个问题难倒。 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广州市内多家大型连锁超市后发现,要找到检测室并不容易,一些在超市食品区工作多年的老员工都不知道设在哪里,有超市干脆将检测室设在卖场外面消费者难以留意到的地方,还有超市即使设置了检测室,也只是做样子,并非真正用于检测。
,何时检呢?“全凭检测员经验,如果最近有关瘦肉精的新闻报道比较多,检测员就会加大抽检力度。”旁边的任小姐也默认了冯经理的解释。
业内爆料 大多数水果未被检测
“不仅我们不做水果检测,其他超市也一样”。广州某大型超市果菜部经理向羊城晚报记者报料。
据广州家乐福超市提供的每日检测报告,一周总计检测270个批次,涉及浓药残留、吊白块、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等多个项目。但是,涉及水果的检测只有6个批次,分别为无籽西瓜、黑美人西瓜、香梨、国产红提、红富士苹果。其中,香梨连续两天检测。华润万家五羊店和天河公园店所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水果检测也仅有区区几种。
对此结果,广州家乐福食品安全经理冯先生承认对水果抽检不足,抽检频率不高,平时抽检水果种类只涉及直接入口的水果,对于一些带皮水果并不做抽检。家乐福检验员任小姐称,从2010年至今所抽检的水果只有梨、苹果、葡萄、布林、枣、车厘子还有草莓。
为何水果抽检频率会如此之低,抽检范围如此之窄呢?广州某大型超市果菜部经理表示,水果检测比蔬菜复杂、成本也更高。
那超市如何对水果进行把关呢?在广州家乐福出具的某批水果进货凭证中,记者看到,能够证明这批水果质量合格只需一份植物检疫证书,证书中收货单位为广州水果市场,发货单位为哈密水果市场。证书内容为“该批水果未发现国家规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而消费者关心的水果浓药残留、防腐剂超标等问题却没有检测报告。
超市说法 检测室成本高不划算
形同虚设的检测室、造假的检验结果、并不按时的抽检……面对种种现状,一名在广州某大型超市工作多年的主管张先生坦言,设置食品检测室会导致超市营业面积减少,也就意味着超市每月收入减少几千到上万元。加上购买检测仪器、设置专门的检测人员等都需增加大量成本。例如,为蔬菜农残检测配置的仪器价格过万,每次实验消耗的药水,一周期至少要花费500元。一些测甲醛、瘦肉精、二氧化硫等的快速检测卡,一片也要几十元钱。如果一天只测10项,至少要花300元。因此,一些超市没有及时抽检,可能是出于成本考虑。
关于检测结果,张先生透露:“这些都只是快速检测,无法真正做到准确。快速检测所能做的项目非常少,通常只是对最简单的几种非法添加物进行初筛。例如对激素、色素、化学添加物都无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