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实中却有这么一小撮人,他们不参与城市建设,却削尖脑袋想方设法投身城市管理,他们的辩证法完全是另一个范畴:为自己管理城市。
;杂货摊主铺开3张大床单,一个月摊位费在200元左右。
王家兄弟说,摊位费价钱不同,是因为“婆婆”不同,“只要跟‘城管’说好了,摆摊的地方不变,每个月交70元就行。不过早市摊位紧张,除非你有硬关系,不然不卖给你,只能租原本的摊位,二手价肯定高,人家是要赚钱的。”
负责市场的是什么人?不少菜贩都说不清楚,只知道是两个男的,就住在对面的小院,是“城管的人”。
11月29日一早,那名“负责人”如往常一样出现了。他身穿灰白色棉衣,侧坐在巷口的小货车上。问及摊位费收多少钱,他避而不答,推说“市场没有空了”,建议想别的办法,找别的菜贩子租个摊位。
记者问:“直接交摊位费的话,租一个地方只要70元?”男子点了点头。
历城区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说,并未在此设点,这一处早市或许是街道办管。“城管执法只有处罚权,没有收摊位费的权力,收费的男子肯定不是城管执法人员。”
山大路建鑫社区居委会的相关负责人在看了收费的“市场负责人”的照片后连称,这名“城管”其实是冒牌货,“居委会收过摊位费,他是居委会的临时工,后来摊位费撤销了,他就被居委会辞退了。在早市收取摊位费,纯属个人行为,跟居委会没任何关系。”
几百块就能买套城管制服
人口破百万的历城区,城管执法人员只有100出头,就算全员投入到路面执勤,仍忙不过来。“城管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顶着妖魔化的大帽子,遇到有人不理解,再委屈也只能忍着。没有节假日,工作强度特别大,挨骂挨打跟家常便饭似的。在路面执勤的队员收入却不多,可能还比不上端盘子的小姑娘。”一名城管执法队员说。
编外人员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只是,随着“体制外”人员的增多,“城管”的界限愈发模糊。一些心怀不轨的不法分子乘虚而入。
在购物网站搜索“城管制服”,各种价位的仿真制服一应俱全。从冬装棉外套到夏季衬衫,从执法标识到城管编号,甚至小到标有地名的纽扣,花几百块钱就能搞定一身城管装备。
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穿城管制服?没有执法权的人是不是有所区别?“理论上应该是这样的。协管员穿啥先姑且不论,物业保安也是穿一样的。人家就自己买来穿着,我们还能怎么办呢?”一位城管执法人员苦笑。“不是城管局不想管,而是实在管不过来。城管人手本来就紧张,再拨出专人搞暗访,执行日常任务的就更少了。更重要的一点是,什么人穿什么制服,没有执法权的人冒用标识,这个问题要怎么查处,国家没有相应管理条例,即使抓住也不能怎么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员说。
就算正撞在监管的枪口上,假城管多以冒用执法标志论罪,被施以治安拘留的处罚。相比假冒公安人员的处罚,违法成本明显要低许多。
□统筹:刘峰 魏巍 黄智义采写:记者 陈彦杰 张丹丹 曹茜 实习生 张敏敏
假冒城管行骗或乱收费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不少市民心中都有个疑问,真城管到底穿什么样的制服执法,应该出具哪些证件?
制服可仿制,老制服仍有部分在使用。连日来,本报记者就真假城管如何辨别一事,采访了市、区城管局。
市城管(执法)局环卫部门
负责道路保洁、垃圾清运等事项
执法部门
拥有综合执法权,有对违法违章建设、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乱排污水影响市容环境等事项的执法权力。区执法局街道办城管科没有独立执法权,主要配合执法中队做协调、劝说工作城管委负责协调城管执法局、执法中队、城管科等部门一起行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执法中队。
释惑1 城管到底是干啥的?
目前的济南市城管(执法)局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环卫部门,另一部分是执法部门。
环卫部门负责道路保洁、垃圾清运等事项。执法部门拥有综合执法权,有对违法违章建设、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乱排污水影响市容环境等事项的执法权力。
执法部门虽有综合执法权,但对于像噪声、油烟、污水等方面污染的界定需要与其他部门联合执法。
释惑2 市、区、办“三级”是啥关系?
据介绍,各区城管(执法)局受各区政府的领导,济南市城管局对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