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冬虫夏草行业里素有“一两虫草三钱土”的俗语,虽然虫草药用价值高,但却掺杂了泥沙等各种杂质。消费者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虫草表面不仅有泥土,还有土里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和寄生虫卵,有的还带有致病的霉菌,如果生吃下去那么很可能旧病刚好又发新病。
冬虫夏草行业里素有“一两虫草三钱土”的俗语,虽然虫草药用价值高,但却掺杂了泥沙等各种杂质。消费者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虫草表面不仅有泥土,还有土里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和寄生虫卵,有的还带有致病的霉菌,如果生吃下去那么很可能旧病刚好又发新病。
与此同时,研究证明,冬虫夏草一旦清洗超过两分钟,药效也会有很大程度的破坏,干燥后还会变黑缩水。再加上冬虫夏草表面褶皱遍布,在家里拿小刷子根本无法洗净。青海省药学会冬虫夏草药用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张雪峰对此表示,冬虫夏草正在经历着“脏草时代”,除了原草本身的杂质外,制假、掺假的“脏”也是无处不在。而如何净制冬虫夏草便成了行业的一道难题。
混入泥沙再喷点水
一斤虫草可多赚三四千元
在冬虫夏草交易市场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掂一掂,没了一头羊,捧一捧,没了一头牛。央视《消费主张》也曾报道,有记者在市场里看到,一位买家谈好每斤三万元的价格后,开始用手来回翻撒地上的虫草,抖虫草上的土和水,以及一些断草和碎的东西。不一会,虫草翻撒完了,地上留下了一层细土和一些虫草的断枝。经过再次过秤以后,刚才还是一斤的虫草足足少了一两。“一两就是三千块钱啊,三千块钱可以买一头牛了。”这位买家说。
原来,翻撒虫草是为了把附在虫草中的土和断枝分离出来。交易市场上销售的虫草只是简单地进行了清洗,体表仍留有很多泥沙,而且还有一些不法商贩还将黄泥涂抹在虫草上来增加重量。如果混入的泥沙太多,按三万元每斤的虫草计算,每增加一两泥土,消费者就要多花三千元钱。
除了泥沙掺杂多外,还有增加水分的。据介绍,虫草的采挖期在4月到9月,之后经过几个月,到了春节,市场上销售的虫草应该已非常干燥了,但央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虫草的虫体部分有的地方用手捏仍很有弹性,难道它里面还有水分?对此,某商贩说,虫草是一种海绵体,有一种弹性,不像木棍一干就特别硬。而上述记者在市场中却看到一个商贩正在用喷壶向一堆虫草喷水,他称,喷水不是加重量,而是为了保鲜。一家店铺的老板道出了实情,虫草若能捏动的话,那就是有水分了,一般一斤虫草有上千根,每根滴一点水的话,那就是一两,如果一斤是四万元,那这多掺的一两水就是四千元。
实际上,虫草的虫体大多是蛋白质,并非海绵体。加一两水就可多卖四千元,而这四千元一两的水可算是世界上最贵的水了。业内人士说,这种掺了水的虫草,时间长了就会发霉,一旦食用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
霉菌、重金属、硫磺充斥
看似“优等虫草”实则“脏草”
而如果通过显微镜观察,消费者会发现这些掺杂了水和土的虫草,简直不堪入目。市场上看似虫体饱满、色泽金黄的“优等虫草”在显微镜下原形毕露:附着大量泥沙,长满寄生虫虫卵和霉菌,是一棵棵令人难以忍受的“脏草”。这也让人不禁要问:这样的虫草能吃吗?
张雪峰对冬虫夏草目前面临的窘况,更是痛心不已,他直言,脏草并非只是原草的“脏”,还有冬虫夏草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人为作假的“脏”,也包括市场消费中盲目追求顶级高价的“脏”,更有人们沿用传统使用方式吸收不利造成无端浪费的“脏”。“脏草”如迷雾般遮盖了“黄金滋补品”本来的光芒,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困惑和无奈。
据张雪峰介绍,无论是批发市场还是药店里买到的冬虫夏草表面都含有大量的泥沙杂质,里面寄生虫、各种致病菌、霉菌和重金属残留比比皆是,更别说还有许多不法商贩会在冬虫夏草上涂抹重金属粉末等有害物质来增重了。
业内人士也表示,冬虫夏草交易存在鲜为人知的内幕——在虫草中添加大量的泥土;断草用牙签串接起来以次充好;更有不法商贩向虫草中加入铁丝、注入水银来增重,以获取暴利。而虫草容易变质,在运输、储存中为了避免变质,用硫磺熏制,以此达到防霉、提色的目的。
“这样的冬虫夏草怎么能够常温生服呢?而且泥沙的重量几乎占到虫草重量的30%以上,消费者花了100%冬虫夏草的钱,却买到30%不但无用反倒有害的杂质,这样太不公平、太没有良心了。”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