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西兰官方近日证实,恒天然集团乳制品检测出双氰胺残留。尽管据称这些残留物不会影响食品安全或导致健康问题,但由于市面上多个“洋奶粉”品牌对奶源标注含糊不清,用“100%进口”的标注模糊奶粉“血统”,还是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
2012年10月10日,北京国际乳制品交易会新西兰奶粉展区。东方IC供图 (资料照片)
新西兰官方近日证实,恒天然集团乳制品检测出双氰胺残留。尽管据称这些残留物不会影响食品安全或导致健康问题,但由于市面上多个“洋奶粉”品牌对奶源标注含糊不清,用“100%进口”的标注模糊奶粉“血统”,还是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
乳业巨头陷“双氰胺门”
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官员25日证实,在新西兰出产的小部分牛奶和奶粉中检测出少量双氰胺化学残留物,但这些残留物不会影响食品安全或导致健康问题。
据报道,去年9月新西兰乳制品公司恒天然在对牛奶进行抽检时,发现有少量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少量双氰胺化学残留物。经调查发现,大约有500个新西兰农场使用了含有双氰胺的化肥,用于促进草的生长。
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官员韦恩·麦克尼26日对记者表示,从去年9月起新西兰的农场就不再使用含双氰胺的肥料,现在生产的新西兰乳制品不大可能含有双氰胺残留物,可放心食用。目前,新西兰政府已经向新西兰驻华使馆通报了这一事件,以后还会视情况向中方通报。
知名品牌奶源“说不清”
专家指出,目前乳制品中的双氰胺尚没有国际限量标准。而新西兰作为乳制品的出口大国,向中国出口奶粉的除了新西兰本土的乳制品品牌外,更多的则是以新西兰为奶源地的众多“洋奶粉”和国产品牌。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新西兰奶粉主要出口到海外作为奶粉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原料粉来源。由于新西兰奶粉主要作为原料奶,全球60%的奶制品企业和乳品供应商采用新西兰奶源的奶粉。
事实上,中国市场上的新西兰奶源奶粉,并不仅仅只有可瑞康等新西兰奶粉品牌,光明旗下的培儿贝瑞奶粉等多个国产品牌也同样是“新西兰奶源”。另一些“洋奶粉”则只对产品标称为“全进口”、“进口奶源”,对奶粉的具体“血统”更是多以含糊带过。比如,雅培0到12个月金装喜康宝婴儿配方奶粉,原料奶是“100%新西兰、美国、欧洲优质奶源”。
美赞臣客服人员表示,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婴幼儿奶粉产地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等多国,对哪些奶粉产于新西兰则含糊带过,表示“消费者个人无法区分”,“如果消费者由此感到担心也是个人的自我选择”。
“洋奶粉”负面事件不断
恒天然集团并不是第一个栽在安全关的乳制品企业。事实上,近年来,包括美赞臣“金属门”、日产奶粉“缺碘门”在内的“洋奶粉”安全负面事件层出不穷。
国家质检总局从2011年7月到2012年8月公布的每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上,先后有34个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以婴幼儿奶粉居多。记者发现,包括德国产的“泓乐”、新西兰产的“可益多”、澳大利亚的“亨氏”在内的多个品牌产品均“黑榜有名”。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根据目前已知情况分析判断,此次新西兰奶粉双氰胺残留事件并非是奶粉加工过程中蓄意添加,而是牧草使用了氮肥增效剂双氰胺,奶牛吃了这种牧草后,在奶中残留的。双氰胺毒性小于三聚氰胺,消费者不必太惊慌。
针对新西兰部分奶粉中被检出双氰胺化学残留物的情况,国家质检总局已紧急与新西兰相关部门取得了联系,要求对方尽快提供详细信息,包括奶粉中检出双氰胺物质的含量,涉及的奶粉具体品牌、产地、批次等具体情况。 (据新华社电)
官方回应
一天喝130升奶才“危险”
27日早晨,新西兰第一产业部新闻发言人莱斯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西兰政府如今确认,所有的新西兰乳制品都是安全的。
在致记者的声明中,第一产业部表示,因为暂停牧场使用双氰胺就限制乳制品的销售,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双氰胺不是三聚氰胺,而是另一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完全不具有三聚氰胺含有的任何毒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新西兰第一产业部仍忙着“灭火”,称微量的双氰胺对食品安全不构成威胁,双氰胺本身也是无毒的,比日常所用的盐的毒性还要校声明称,欧盟委员会已经为每日双氰胺摄入量制定出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