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最低消费长期存在

http://www.e23.cn2013-02-08人民日报

    摘  要:记者调查发现,最低消费已成为餐饮业内特别是档次较高餐厅酒店的一项“行规”,而关于要不要取消最低消费、如何清理规范最低消费的争论也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餐饮业最低消费长期存在

  记者调查发现,最低消费已成为餐饮业内特别是档次较高餐厅酒店的一项“行规”,而关于要不要取消最低消费、如何清理规范最低消费的争论也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助推“舌尖浪费”的最低消费,为何取消起来这么难?

  存在即合理?

  业内人士称,是市场定价行为;专家称,侵犯消费者权益,浪费社会资源

  餐饮业内人士认为,最低消费的设定是合理合法的,目的在于保障商家利益。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助理边疆说,餐饮业是高度市场化的行业,经营者享有包括定价权在内的广泛的经营自由权。

  边疆认为,按照价格法,社会商品(服务)的价格主要由市场来决定。因此,餐厅只要在消费者进行消费前明确收费的项目和标准,即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如果不愿意承担最低消费,不愿意多点菜、点贵菜,有权利“用脚投票”。

  但是,有专家认为,最低消费涉嫌侵犯消费者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助长奢侈浪费,相关部门应有所作为,进行规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最低消费违反市场经济的契约自由原则,涉嫌强制交易和不公平交易。虽然餐饮企业声称消费者在消费之前已经默认了最低消费,但这种“默认”并不符合契约自由和契约公平的要求,只是商家的一种诡辩。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说,确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确实属于经营者自主经营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应该在法律法规、公平合理的范围内行使,不能损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他认为,“最低消费”明显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能因为提前向消费者明示了,就认为最低消费是合理的。

  邱宝昌还指出,最低消费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更多资源的浪费,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利益。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际MBA营销学教授张黎认为,从资源占用的角度,设置最低消费可以保障商家的利益,但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强卖的行为,会造成两个不良影响:一是容易造成浪费。消费者为了达标而不得不多点菜、点贵菜;另一个是损害消费者利益。最低消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颜甲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