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最低消费长期存在

http://www.e23.cn2013-02-08人民日报

    摘  要:记者调查发现,最低消费已成为餐饮业内特别是档次较高餐厅酒店的一项“行规”,而关于要不要取消最低消费、如何清理规范最低消费的争论也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监管有待明确

  侵犯消费者选择权的行为没有对应罚则、缺失服务标准,致使规范难

  “设置最低消费是由于竞争不足导致的一种不充分的市场行为,如果经营者事先未履行告知义务,在消费者就餐后收取最低消费,就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继而侵犯消费者选择权,工商部门应予查处。” 7日,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这位负责人说,在不少餐馆,分设了大厅和雅间,雅间收取最低消费。不愿意接受最低消费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在大厅进餐,因此并未完全剥夺消费者的选择权。餐饮企业设定最低消费,应当尽告知义务,通过提前告知或店堂明示等方式告知消费者最低消费的标准,由消费者自主选择。

  这位负责人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但对侵权行为没有对应的处罚条款。这就造成了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依据的缺失和不可操作。工商部门只能对经营者批评教育,或者曝光其行为,提醒消费者不要选择这样的餐馆就餐。“处罚显得力度不够。我们正建议对消法进行修订,加大罚则的对应性,提高法律的可执行性。”这位负责人说。

  据介绍,目前除了消法,尚无具体规章、条例等对侵犯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的行为做出规范,其监管大多归入行业主管部门。餐饮的行业主管部门是商务部。同时,最低消费所设价格是否合理,由价格主管部门负责。

  “目前大多数商品都有严格明确的标准,但对于服务,标准却长期缺失。”这位负责人指出,加上准入门槛低等原因,餐饮行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开瓶费、服务费、最低消费等问题都与此直接相关。因此,无论是行业主管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都应该从标准入手,健全、规范行规,不断提升经营者尊重消费者权利的自律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不妨釜底抽薪

  提倡节俭,遏制公款吃喝,最低消费将失去市场

  在采访过程中,有专家提到,最低消费之所以成为一项“行规”,是因为中高档餐厅和酒店的包间主要面向那些对价格不敏感的公款消费和商务宴请。“要面子”、“吃公款”的公务餐、商务餐,为设置了最低消费的餐厅提供了市场,而且,更多餐厅效仿推动“最低”标准越来越高,浪费也就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

  专家认为,除了相关部门进行一定的规范之外,解决最低消费问题不妨釜底抽薪,从“公”入手。

  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有关负责人说,最低消费是近二三十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而出现的新问题,其根源是不计成本的公款消费。如果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大兴节约节俭之风,公款消费被遏制,餐馆收取最低消费的一个个雅间将因失去客源,而主动打破围墙。

  刘俊海和邱宝昌都建议,尽快设置公款消费标准,用法律严格管理、具体规范公款消费。公款吃喝控制住了,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最低消费存在的市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颜甲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