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巨亏超25亿初露败象 规模扩张路线破产

http://www.e23.cn2013-03-08中国经济网

    摘  要: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原中兴通讯主管国内终端业务的副总裁沈力“下岗”了。除了他自己,对于一些老同事来说,这也是一个打击。员工们期待2013年中兴不再通过裁员的方式走出低谷,而中兴通讯认为严格控制人员总数,降低运营资金,内部秉持一切从紧的原则仍将是2013的主题。

  中兴下届董事会即将于2014年的换选,史立荣能否连任是个问题。自中兴实行轮值CEO以来,史立荣是第二位被换选上位的CEO。1月14日,中兴进行了一次高层改组,执行副总裁谢大雄卸任,不再聘用倪勤、武增奇、王家然为公司高级副总裁。此举已开始被内部视为问责信号,只是恐怕,这非谢大雄一人之责。

  巨亏25亿,被外界看作是中兴以“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规模”的必然结果,甚至有分析人士断言这是中兴采取激进市场战略而导致的恶果,是中兴奉行的规模扩张路线阶段性破产。

  其实,早在发布2011年年报的时候,中兴的利润下滑问题就已经显现。2011年中兴收入大幅增长23.39%的同时,利润却同比下降36.62%。当时,中兴方面把利润下降的原因归结为大力发展智能手机业务所致,终端业务毛利率下降,占公司收入比重上升。

  为了弥补去年前三季度巨亏,中兴在第四季度开始加快内部转型步伐。几经断臂售卖3家非核心资产子公司、整合海外办公室、削减员工人数、调整管理层、收紧收入确认方法等一系列整改措施,甚至成立执行副总裁带队的“专家扭亏团”,专门对已签亏损项目减亏或优化。

  不过,这些止损扭亏的整改措施没能奏效,中兴把扭亏的希望再次转嫁到今年第一季度。

  市场人士指出,中兴的问题积压太久,尤其是亟待处理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分配机制难题和大量与主业无关的、靠寄生吸血母公司存活的子公司。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兴很难扭转当前被动局面。在他看来,2013年全年时间都将被中兴用来扭亏和战略转型。

  中兴今年将不会再出售子公司用于扭亏。此前出售子公司已被外界诟病中兴短视。即便出售子公司是所有公司短期内扭亏的惯用手法,但也只能换来短期内公司账面数字好看,损害的却是公司长远的赢利能力。

  中兴要想扭亏,更应该在公司层级架构方面进行大调整。目前,中兴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发布2012年业绩预警时透露,将取消体系和区域层级,形成公司总部—事业部—代表处的三级架构,同时加强商务、法务等专业能力从总部至一线的贯通。

  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在首度巨亏之后,在追问导致巨亏的经济周期和外部因素的同时,中兴通讯内部的积弊将被深度挖掘和剖析。而只有具备“刮骨疗毒”的勇气和自省,中兴通讯或能度过这场危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作者:邹光祥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