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已成为最大奢侈品 多国颁布奢华婚礼禁令

http://www.e23.cn2013-03-14人民网-环球时报

    摘  要:婚礼已成为最大的奢侈品。金融”网站援引西班牙IE商学院与谷歌联合发布的《结婚白皮书》称,西班牙举办一次婚礼的平均花费为2.32万欧元,去年该国婚礼产业的产值达到了36.157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34%。

  “婚礼已成为最大的奢侈品。”德国《柏林日报》和西班牙“金融”网站近日不约而同用这样的标题来评论日益高涨的结婚费用。“金融”网站援引西班牙IE商学院与谷歌联合发布的《结婚白皮书》称,西班牙举办一次婚礼的平均花费为2.32万欧元,去年该国婚礼产业的产值达到了36.157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34%。

  “到底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有钱人终成眷属?”英国《每日邮报》日前的一份民调结果让很多青年人对爱情与婚姻这对“人生中最大矛盾体”陷入纠结之中。这份结论为“低薪阶层结婚比例比中产及高薪阶层要低20%以上”的民调不仅在经济衰退的欧洲引起争论,还迅速越过大洋在东方得到大量共鸣:韩国年轻人结婚所需费用几年内已经飙升到至少2亿韩元(约115万元人民币);日本越来越多大龄青年干脆选择当“不婚族”;中国一份调查甚至为“北、上、广”等大城市给出了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恋爱起步价”;中亚一些国家古老的抢亲风俗也因“结不起的高价婚姻”而重新兴旺起来。德国社会学家茨姆曼尔警告称,如果这种年轻人越来越结不起婚的趋势继续蔓延,不仅会让年轻人感觉不公平,还将使社会各阶层的鸿沟越来越明显,从而危害社会凝聚力。

  婚礼成当代“最大奢侈品”

  结婚并不是难事,相爱的情侣只需要前往当地民政部门登记一下就可以了。但许多年轻人发现,真正能顺利按照自己的人生时间表结婚的近年却越来越少。英国《每日邮报》2月25日称,按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和技能水平划分的8个阶层中,低薪的工人阶层近些年来登记结婚的比例持续大幅下降,已经从2001年的52%降为44.5%,而中产阶级以上的高收入人群结婚比例则大幅上升,其结婚比例2012年为66.3%。根据调查结果,40%的受访者承认“结婚花费实在太高”,因此没法结婚。还有25%的人坦言,自己已经失去了结婚的信心。

  “婚礼已成为最大的奢侈品。”德国《柏林日报》和西班牙“金融”网站近日不约而同用这样的标题来评论日益高涨的结婚费用。“金融”网站援引西班牙IE商学院与谷歌联合发布的《结婚白皮书》称,西班牙举办一次婚礼的平均花费为2.32万欧元,去年该国婚礼产业的产值达到了36.157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34%。

  《环球时报》驻西班牙记者的朋友卡洛琳娜是去年夏天办的喜事。她和丈夫每月收入都有1000多欧元,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西班牙算不错的。她告诉记者,西班牙人注重家庭也喜欢热闹,所以办婚礼的架势都比较大,会邀请很多的宾客。为了节省,她没有选择在酒店办婚礼,只是在马德里郊外租了个小农庄,就连婚礼用的糖果点心也都是自己买的,能便宜许多。尽管如此,卡洛琳娜婚礼的全部花费也在4.5万欧元左右,其中的大头是婚宴,婚纱也要3000多欧元。为了这场婚礼,她和丈夫存了1年的钱,最后还是没有存够。婚纱和蜜月旅行是双方家长赞助的。

  发出类似感慨的不仅是欧洲人,在传统上重视婚姻的东亚,越来越多大龄青年更显得无奈。韩国《中央日报》援引一项最新调查结果称,目前韩国年轻人结婚所需费用至少要2亿韩元,包含买房或租房、举办婚礼、准备彩礼和嫁妆以及新婚旅行等开销。结婚费用如此之高,平均每3个被调查对象中就有一人回答靠贷款才能支付,其次是用存款(33%)和“靠父母支持(22%)”等。97%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结婚过程中会有一种金钱上的被剥夺感”。

  日本富士电视台1日称,在东亚,40多岁还未婚的人群不断扩大。由于人们对于婚姻的物质要求不断提升,高昂的结婚费用使很多年轻人“结不起婚”。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当中,人们对未来的不安心理也很强,这和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代人们感受差不多,都是对婚姻的期待高于现实。

  俄担忧结婚成本高涨将导致人口危机

“结婚成本高涨的最大后果,就是年轻人越来越不敢结婚,他们往往推迟结婚,甚至放弃结婚。”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德国洪堡大学社会学家茨姆曼尔说,联邦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德国年轻人选择同居不婚的只有5%,而现在已达到19%,更有28%的人干脆选择“独身”。茨姆曼尔称,这种年轻人越来越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