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婚礼已成为最大的奢侈品。金融”网站援引西班牙IE商学院与谷歌联合发布的《结婚白皮书》称,西班牙举办一次婚礼的平均花费为2.32万欧元,去年该国婚礼产业的产值达到了36.157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34%。
和车辆数量,并制定罚款数目。俄《观点报》称,在中亚不少国家,高额的结婚费用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生活陷入贫困。吉尔吉斯斯坦去年GDP只有58.7亿美元,但该国民众每年用于婚礼的费用却高达10亿美元,该国平均每场婚礼需花费8000多美元,结婚前,男方要向女方送巨额彩礼。一些贫困家庭为给孩子办个隆重婚礼,不得不向银行贷款,甚至借高利贷。由于结婚费用过高,许多地区古老的抢亲风俗也死灰复燃。吉国有1/3的已婚妇女都是被丈夫从街头或其他地方抢到家的。吉国“妇女援助中心”主席阿雷姆库洛娃表示,在吉国每年大约发生1.1万起抢亲事件,其中约有2000名女孩遭受暴力。
消费主义推高市场行情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教授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婚姻从来都与金钱有密切关系,从人类进入商品社会即是如此。而现代社会人们在婚姻、恋爱方面的花费越来越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让很多人有能力在婚姻、恋爱方面花更多的钱。当很多人花得起这份钱时,“市场行情”自然水涨船高。一些没有经济基础的人迫于社会压力,也被迫硬着头皮跟随这个潮流。
周宁说,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消费欲望被不断刺激,消费主义观念盛行,这也成为整个社会的风气。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活方式。但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在推动消费主义盛行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比如金钱至上、为了满足物质欲望不择手段等。
在乌干达《新视野》报上,该国著名评论家图穆希米3月4日撰文对当地“一切向钱看”的婚姻表示痛心疾首,称“人类最宝贵的财产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依靠心灵”,但越来越多的乌干达人却对此视而不见,在择偶时一味强调对方的收入、财产、门第出身,“倘若耶稣回到今天,可想而知他会恼火成什么样”。然而作者对这种风气同样一筹莫展,承认“扭转时俗难于登天”,只能希望“伟大的信仰”可以拯救世人的“浅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