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召回中国例外遭约谈

http://www.e23.cn2013-06-15中国经济网

    摘  要:食药监总局通报,强生公司由于质量原因频繁发生药品及健康相关产品的召回事件,食药监总局有关负责人当天约谈该公司,要求其查找问题原因,改进质量管理。

  强生最近很忙,除了忙召回还忙着被约谈。这次约谈企业的不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而是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食药监总局”)。

  食药监总局昨天通报,强生公司由于质量原因频繁发生药品及健康相关产品的召回事件,食药监总局有关负责人当天约谈该公司,要求其查找问题原因,改进质量管理。

  近来,关于强生多次召回“忽略”中国的报道再度引发舆论对跨国药企是否存在质量安全“双重标准”的担忧。在指出强生的质量管理系统可能存在缺陷的同时,食药监总局有关负责人称,任何在华药品生产企业都必须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凡在国外召回药品必须在华同步召回。

  昨日晚间,强生医疗器械媒体事务部就公司被约谈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强生总部将尽快做出统一回复。

  被约谈的强生

  今年4月份和5月份,强生(韩国)公司因质量原因进行药品召回,上海强生当时发表声明称:“此次韩国召回的产品只在韩国生产和销售,未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

  此前的3月25日,由于存在不会自动报警的严重危险,强生宣布在全球范围召回和更换超过200万台血糖监测仪,同样“不涉及中国市场”。

  本次约谈前一周的6月5日,强生宣布召回3200万盒“Cilest”口服避孕药,这批药物涉及179个批次、总数超过3220万盒,在美国以外的43个国家都有销售,召回原因是发现其存在药物失效的可能。

  在这一最新的全球大范围召回之前,2013年的前5个月内,强生已经在全球宣布了多项召回,包括162万瓶“泰诺止痛糖浆”和“儿童泰诺悬浊液”、200万台血糖检测仪以及2000支婴儿舒缓乳液和“舒日”、“亮眸”隐形眼镜。

  近日,一份关于强生召回“清单”引发外界关注。人民日报主管主办的《健康时报》近日刊文称,2005年以来,强生旗下至少13家子公司及其至少27种产品发生了至少51次召回事件,其中有48次却将中国列为不召回之列。食药监总局的数据则显示,2009年以来强生所属在华公司,共在中国内地召回产品33次。

  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召回标准如何并不能以数量概论。一名跨国药企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些跨国药企被质疑召回双重标准背后有多种原因,首先涉及产地因素,如果一款产品因为原材料问题在国外召回,而中国销售的同类产品和国外采购的原料是一样的,就应该召回。如果国内药品的原材料是在国内生产采购的,和国外供应商不一样,则没必要去召回。

  该人士称,所谓的本土化生产会成为一些企业在华不实施召回的挡箭牌。据其透露,现在中国一些外企药厂实际上是制剂包装厂,只是把在国外生产的有知识产权的原料药整桶整桶运进中国,再加一些辅料,在华分装包装。

  食药监总局称,强生公司药品及健康相关产品频繁发生因质量原因的召回事件,说明强生公司的质量管理系统可能存在缺陷。上述该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凡在国外召回药品必须在华同步召回,对药品生产企业召回不报告、召回不及时,将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直至停止在华生产销售药品。

  “约谈行为应该是一个中性的概念,由主管部门和企业双方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了解更多的信息。”昨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政府事务和媒体沟通总监左玉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颜甲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