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报消息在政府导向的作用下,国内汽车市场或将形成一场反垄断“革命”。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发改委”)已委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汽车产业是否有违反我国《反垄断法》的行为进行调查,而且这一调查今后或将成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态化的工作项目之一。
商报消息在政府导向的作用下,国内汽车市场或将形成一场反垄断“革命”。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发改委”)已委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汽车产业是否有违反我国《反垄断法》的行为进行调查,而且这一调查今后或将成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态化的工作项目之一。具体项目包括:汽车制造商是否为经销商制定最低销售价、是否禁止经销商跨地区销售、是否规定零部件销售的最低价格等十余项。国家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这是针对多行业的集体调查,而非针对个别行业的独立行为,在此之前,中国进口车价格被指为全球最高,从而引发垄断质疑。
汽车业成反垄断重点
针对发改委对汽车行业进行反垄断调查一事,记者日前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处得到了确认。罗磊表示,从去年开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被授权成立专项调查组,针对汽车行业存在的反垄断问题展开调查,并不定期地向发改委提交调查的阶段性报告。现在,反垄断调查已经成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例行工作之一。
对此,国家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此次反垄断调查确实是由国家发改委下属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发起的,不过该行为只是针对很多行业的一次集体性调查,并非针对个别行业的独立行为。
某国内汽车制造商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反垄断调查对象包含了所有整车制造商企业,而调查内容则集中在“整车销售价格、售后服务和其他市场交易”三个方面,具体项目包括:汽车制造商是否为经销商制定最低销售价、是否禁止经销商跨地区销售、是否规定零部件销售的最低价格等十余项。
深层原因
近段时间,权威媒体针对进口车引入中国市场后价格翻倍、豪车销售利润过高等现象提出质疑,并强烈呼吁相关政府部门能对此进行详细调查。外界开始猜测,发改委的此次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行为,或是对汽车企业存在高利润之事作出的“行动回应”。
不过对于上述说法,罗磊却作出了否认:“进口车定价高、利润高是被允许的商业行为,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这并不代表企业存在垄断行为。”但另一方面,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却认为,进口车价格高的很大原因确实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但近几年,汽车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区域销售、共同制定区域销售价格等情况依然存在,很多汽车制造商的区域销售部门对车型、价格的控制权大,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属于商家垄断行为,因此也很难判断进口车在华销售价格的高企毫无垄断因素的作用。此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有关负责人也曾表示,中国《反垄断法》并不反对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反对的是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但《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却并未有汽车制造商因其受到处罚。
高利润争议
对于外界的看法,深陷舆论浪尖的进口品牌汽车制造商也颇有微词。宝马中国公关部杨女士就表示:“按照宝马的年报显示,我们一年的息税前利润率大概为9%~11%。但目前业内并没有对车企利润高低标准进行界定,所以企业也无法对外界所议论的‘高利润’一事作出回应。”
此外,某日系高端品牌相关负责人认为,国内外汽车销售的成本不一致、经销商的运营成本不一致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税收不一致等因素,都会导致中国市场与其他国家的终端售车价格不一致。该负责人还表示,不能因为当前汽车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终端市场降价幅度加大,就简单判断汽车制造商拥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