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内机场的天价餐问题一直备受公众关注。近几年,虽经媒体轮番“炮轰”,国内几大机场也采取了旨在降低售价的举措,但收效甚微。
政府部门和物价部门应当正确引导机场的商品价格,尽量与正常市场价格水平一致。”鲁东大学商学院经营学博士邓兆武认为,作为一个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机场的企业管理阶层应当引入竞争机制,“如果一味追求利润,机场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窗口形象呢?”
邓兆武认为,想拉低机场的商品价格,唯一的途径就是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机制,机场方面让出部分利益,商家才能在市场——这双无形的手的调节下降低自身价格。
同城同价 难以实现
北京奥运会之前,首都机场向社会承诺,“实现与市内同档次店面同质同价,即同城同价”以来,“同城同价、同价同质”好像一直与机场扯不开关系,上海、广州、济南等地的机场也都做过尝试,但国内机场高价消费的现象,仍没有彻底改观。
几位经济学专家认为,目前来看,实现“同城同价、同价同质”很难。
邓兆武说,从理论上看,“同城同价、同价同质”是可以实现的。“市场足够开放、竞争足够充分、条件足够均等、整个价格靠市场调节,是可能实现的。”不过目前的条件有限。
左峰则指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同城同价、同价同质”不可能实现。经济行为本来就有排他性、赢利性,如果没有利益可赚,就没有经济增长的动力。“就像一个汉堡在美国和中国不可能一个价格一样,机场这种区域与其他地方价格完全一致也不太可能。”(记者 张倩倩 吴江涛)
他山之石
不少国外机场 不以盈利为目的
据了解,国外的不少机场是地方政府管辖下的半企业性质的机构,既是带有营利性质的企业,同时也是公共服务机构。而国内的机场,虽然大多数归属于政府管理,虽然也提供公共服务,但都是以营利为目的。
据介绍,在经营和管理方面,国外机场大多坚持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和灵活化的经营模式,如英国机场管理集团将机场所有权、经营权、参股权等部分分离。美国则将机场定性为“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公共产品,是城市基础设施”。加拿大、巴西、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均把机场定性为非盈利性的公共设施或产品,机场管理机构多为管理型,机场的建设和经营由政府承担或给予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