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侈品购物中心的“奢侈经”
摘 要:星巴克近日被批在中国攫取暴利,通过比较中杯拿铁在北京、芝加哥、伦敦和孟买的价格,发现中国市场的价格高于其他地区。调查还发现,在中国卖到27元一杯的中杯拿铁物料成本不足5元。
有的现象,是中国有奢侈品消费时就有的特有现象,这确实与其他欧美等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在年龄上有比较大的差别。”
奢侈品购物中心主题化
奢侈其实就是一种享受,说的更加直白一些就是能够让人充分体会到舒服的感觉,越来越多从国外旅游或者出差回来的人们纷纷认同这一观点,回归到奢侈品购物中心上面,他们所提及的这种舒服的感受其实更多地来自于与购物中心主题相关联的配套设施。
赛特购物中心总经理池洋坦言国内的商场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还不如国外精致:“例如橱窗的布置,国外能做得像艺术品一样,我们还达不到。这些软件的、细节上的东西,还是需要慢慢学习的。”
“奢侈品购物中心一定要强调顾客至上,各类购物辅助设施配套齐全,从商业服务角度突出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在国外,许多购物中心内随处可见的自助银行、取款机及外币兑换所使游客可以轻松提款购物并实现相互转换。四通八达的室内旅客代步车让游客在购物途中免除长距离步行之苦;设有专人看护的儿童乐园,使一家出行的游客可以将孩子寄托给保育员后放心轻松购物;优质高效的无线网络服务,让商务旅客可以在购物中心大厅任意地连接因特网处理公务;常驻店内的各大旅行社可以向过往游客及时提供汽车租赁、酒店预订及导游等便利服务;通过安全便捷的DHL快递服务专柜,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所购礼品寄送给远方的亲友,并由此免除因行李增加给旅途带来的不便。
奢侈品购物中心模式还需要给中国一定的时间来摸索,但是他们的观念适用于所有正在经营抑或是正在规划的购物中心。在当下竞争过于白热化的商业地产方面,取胜的法宝并不是打出了什么口号,拥有一个多么靓丽的名称,而是能否给予顾客最真实的体验。
- 网上生意猛增 二手奢侈品今年卖火了(2013-11-08)
- 二手奢侈品身价缩水一半 LV新包半价典当(2013-10-30)
- 八成受访者选低调奢侈品 箱包与汽车最受宠(2013-10-26)
- “十一”长假中国境内外奢侈品消费出现“冰火两重天”(2013-10-10)
- 内地卖的奢侈品多是次品 代工厂被曝生产标准“内外有别”(201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