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保健品:10公司无一销售过百亿

http://www.e23.cn2013-11-19理财周报

    摘  要:看不懂的保健品:10公司无一销售过百亿,风向标汤臣减5%,“听不到健康元消息”

  看不懂的保健品:10公司无一销售过百亿,风向标汤臣减5%,“听不到健康元消息”

  “整个保健品行业,不光营养素,连虫草这种补药都在跌价,原因很复杂。”

  理财周报记者 吴爱粧/深圳报道

  还记得逝去的太阳神或三株吗?保健品行业的江湖瞬息万变。

  随着2013年即将结束,2014年1月1日起将实施保健品新政,不少业界人士展望2014年,期待保健品行业发生更为深刻的变革。

  而事实上,在行业大变局之前,相关企业已经出现了调整、分化、转型的态势。

  “保健品行业关键是要看公司,第一,产品本身好不好;第二,营销做得好不好。这两个东西能做好,中国人其实还是能够接受的,现在与健康相关的公司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位长期跟踪医药行业的私募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至于如何进行判断,该私募表示,“关键是看增长,而不是看利润有多高。”

  万亿产值完成不足1/3

  2013年已渐入尾声。随着近期出台的保健品新政将于2014年1月1日对贴牌市场、无批文产品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保健品行业可能将迎来变局。

  而在新态呈现之前,保健品行业似乎正在经历着一次阶段性调整。

  中国保健食品自上世纪1980年代开始兴起,已历经30多年的发展。在记者接触到的多位医药行业人士看来,“长期来说保健品行业是有前景的。随着老龄化问题凸显,人们对保健也越来越重视。”

  2012年1月印发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首次将“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行业。

  该规划指出,到2015年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并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企业。

  如今原规划期间已过去近半。

  《2013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006家,产值仅2800亿元左右,与万亿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另外,尽管2012年保健食品行业销售规模突破了千亿(1100亿元),但同比增长速度仅有4.8%。

  对此,广州一位长期跟踪医药行业的私募认为,“每个行业或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初创期,资金投入很大,不断去扩点,资金回笼很慢;到了快速成长期的时候,开店速度越来越快,一边回笼资金一边投资,增长很快;最后是成熟期,速度会慢下来。药品或者保健品尤其明显,虽然它是一个长期趋势看涨的行业,但也有周期性,取决于它市场开拓的节奏,投资的节奏,还有市场培育的节奏。现在它慢下来了,就要等下一轮的契机了。”

  记者统计A股的10家保健品相关公司业绩时还发现,迄今仍未有一家企业销售额突破百亿。

  其中以东阿阿胶(000423.SZ)销售保健品最多,不过仅有28.25亿元收入;哈药股份(600664.SH)以15.46亿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二;汤臣倍健(300146.SZ)排第三位,2012年共创收10.62亿元。

  对此,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分析,“整个保健品行业,不光营养素,连虫草这种补药都在跌价,原因很复杂。”

  龙头汤臣倍健增速趋缓

  在多数机构人士看来,国内真正以保健品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其实只有汤臣倍健。“它是行业风向标。”

  研究显示,中国保健品行业可分为膳食营养补充剂、减肥类食品、传统滋补类保健品等类别,其中膳食营养补充剂以625亿的零售额占据全行业的62.2%。

  而这恰恰是汤臣倍健的主场。资料显示,汤臣倍健手中握有44个营养素补充剂及保健食品批文,另外50多个处于研发、注册试验当中,一度被视为本次新政的中长期受益者。

自2010年12月底上市以来汤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