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台日本废弃钢琴流入中国

http://www.e23.cn2013-11-2321世纪经济报道

    摘  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日本钢琴普及率逐趋饱和,由此也开启了日本废弃二手琴流入中国的贸易大幕。每年数万台质量不一、历史无迹可循的二手琴进入了珠海、上海的翻新工厂,此间爆出的零件偷换、以次充好的猫腻层出不穷。而准入准则的滞后与崇洋的消费观念之下,二手琴的中国乱象愈演愈烈。

了解的一家中国进口商专门聘请了一位日本籍人员进行电话咨询和广告业务,取得有关收购信息后,再派人去洽谈业务,并将收购来的旧琴运至他们的仓库。“像这样的旧琴贸易公司在日本大约有200多个,资质也是良莠不齐。”

  “位于北京的一家乐器有限公司则是另一种进口方式。该司是与日本的新大株式会社、捆株式会社三方合办的公司。日方公司在日本开展收琴业务,中方进行修理、销售业务。”

  陈勇透露,中国钢琴市场销售的二手钢琴绝大部分是日本YAMAHA(雅马哈)与KAWAI(卡瓦依)钢琴。从上世纪20年代起,雅马哈公司大约生产了500万架钢琴,卡瓦依公司生产了250万架钢琴,主要销售地区是本土、欧美、亚洲国家。其中滞留在日本本土的钢琴数量大约占70%,大约有500万架。

  这数以百万计的钢琴,在日本家庭钢琴需求达到饱和的状况下,大部分钢琴已经成了日本家庭多余的摆设。而这些曾让持有者头疼不已甚至愿意倒贴金钱处理的废弃钢琴,究竟流入了中国哪里?

  业内人士口中所谓的二手琴,其实在日本被叫作中古琴,即从日本运来的琴原来是怎么样子,就呈现给买主这一状况,通常不做任何调整。当买主看到原琴后,对琴的调整有什么要求,然后再行处理。然而目前充斥在国内琴行中的不少二手琴情况则大不相同,这部分琴是把从日本收购过来的那些根本无法使用的旧琴进行翻新,或者直接对一些成色较新的劣质琴进行翻新,以便卖出更高的价格。在业内,这类琴被称为翻新琴。

  中国音乐学院王兴龙老师对此现象关注已久,他不无担忧的表示:“现在二手琴进入中国的渠道很多,凡是与日本有些联系的,有收购能力的都搞这种生意。据说收购价格在日本很低,相当便宜。”

  而运进中国后所定的价格,主要是仓储费和运输费。“运进来的旧琴,有的要整理,有的不需要整理,这就是二手琴与翻新琴之分。”

  丰元凯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做这种二手琴或翻新琴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珠海、上海、北京、大连等地,珠海有6家,上海有3家,北京和大连则各有一家。“做这种生意的琴行比比皆是,很多琴行也多同时销售新琴和二手琴、翻新琴。他们在销售新琴的同时,同样也在营造一个销售二手琴的市场。而名气最大的YAMAHA(雅马哈)与KAWAI(卡瓦依)钢琴销量最大。”

  秘而不宣的再包装者

  坐落于广东珠海的开发园区内,一家标牌广告异常低调的乐器公司与其他企业共用着一栋办公楼。相较于开发区中各家企业在厂房、门楣上的厂名大字,这家公司的低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而它正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二手琴翻新批发公司——珠海市龙门乐器有限公司。

  记者以采购二手琴的业务员身份与公司负责人进行了会面。在参观洽谈的过程中记者看到,在公司上下多层的结构中,设有二手琴展示区和翻新工厂车间,其厂区规模甚至大于国内不少专业从事一手琴的钢琴厂商。

  陈列区中主要摆放的都是日本YAMAHA牌的中高端钢琴。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个品牌不同型号的钢琴定价均不同,成分新旧的差异在批发销售过程中会对其定价产生直接影响。

  据悉,龙门乐器每年进口数千台日本废弃钢琴,每个月都要进货,其中多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的钢琴为主。而出厂年份和通关成本与批发的价格直接挂钩。由于日本很多钢琴的回收本身是免费的,翻新厂商面临的成本主要是进口过程中的仓储、运输和人工费用。

“其中尤以YAMAHA中低端的二手钢琴卖得非常好,我们这边出厂批发价一般在15000之内,而到了琴行这个价格通常已是涨到三五倍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