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日本钢琴普及率逐趋饱和,由此也开启了日本废弃二手琴流入中国的贸易大幕。每年数万台质量不一、历史无迹可循的二手琴进入了珠海、上海的翻新工厂,此间爆出的零件偷换、以次充好的猫腻层出不穷。而准入准则的滞后与崇洋的消费观念之下,二手琴的中国乱象愈演愈烈。
”
与传统正规经营的一手琴销售不同,龙门乐器在对翻新钢琴的批发中没有任何书面的价目表,只对客户选定的型号进行报价。更为“谨慎”的是,公司对外宣称透明过硬的钢琴翻修流水线、进口报关单据也都不轻易对外展示。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在整个日本境内都有回收钢琴出口到中国的生意,东京、滨松、横滨等地尤其多,公司和这些日本收琴的公司都是长期的合作。不过琴源的质量保障很难说,有些钢琴本身都受潮或泡过水了,使得内部都生锈了,一些二手琴翻新厂还依然重新进行翻新后对外销售。
“国内现在大部分的都是贸易型的二手琴贩子,属于拿回来把钢琴擦一擦就再卖出去的那种。”
有业内专业钢琴技师向记者还原了钢琴翻新的过程。翻新主要指将旧油漆刮掉,重新上漆;更换高音缠弦;擦亮、去锈低音弦;铁板见新;音板擦净;更换琴键呢毡、榔头、音头呢、键盘呢。全部项目修理完成以后再行出售。出售时,标以“翻新琴”标志的钢琴,其外观可以说与新琴几乎一样,有乱真之感。
而一般翻新工厂很少能完整将上述工序全部完成,通常只是在钢琴进口到工厂后,将钢琴重新分拆以更换内部损坏的用料,比如琴弦有生锈的就得除锈,低音区常常没有音的那些音弦进行修理,然后再对油漆磨损的地方进行重新抛光喷漆。
前述负责人透露:“我们翻新厂有近一百个工人在流水线操作这个事情。大厂翻新一台钢琴的人工物料各方面成本就要三四千,年份越久的琴维修费用越贵,而新琴的进货成本更高一些,这部分与加价肯定是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
然而翻新厂商随意提价的背后,消费者却没有任何质量问责的保障。琴行购买了二手琴之后,这些控制二手钢琴货源的翻新厂商基本不会给他们相关卫生检验和进口的证书。
“虽然二手琴翻新后遇到最多的就是琴键按下去不起来这样的问题,但这也是购买二手琴必须自己承担的一部分风险。”按照这位负责人的介绍,国内稍微成规模一些的二手琴翻新,维修产品用料也都是把原装零件换为国产,一旦出了翻新工厂大门后便不再对产品任何质量维修进行负责。
调律师协会会长金先彬曾表示,目前国内钢琴翻新工艺很高,加上有些钢琴制造企业在产品编号处理上采用涂改违规操作以及钢琴内部零配件翻新的工艺,有的几乎可和新琴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甚至使用年久的钢琴音板、琴弦都可以重新翻新处理。而将线轴利用钻头进行打磨处理后,与新线轴也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状态。明显的旧琴特征,有些钢琴制造企业可以将这些痕迹轻松抹去。
如今,这家二手钢琴翻新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公司从日本订琴到进口、翻新交付,要三个月的周期才能完成。而源源不断的订单已经让全国销售二手钢琴的琴行需要排队等货。
更让人震惊的是,如YAMAHA这样日本知名的钢琴厂商,在此产业链上扮演的角色也相当暧昧不明。
根据上述负责人介绍,YAMAHA多次前来与其商谈合作,明年可能会启动二手琴的翻新销售。龙门乐器甚至都未让YAMAHA实地参观其二手翻新车间,YAMAHA便初步确定了这桩买卖。“毕竟二手琴确实非常红火,在中国市场流通的YAMAHA二手钢琴都比其一手钢琴的销售要多,公司自然引起重视了。”
“YAMAHA公司准备自己回收二手琴后给我们做翻修,收进来以后翻新再卖到别的国家去。这种公司层面希望翻新重新卖的例子很多,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钢琴公司也有接触。”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甄别二手琴好坏的难度可谓难上加难。遗憾的是,长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