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冬季,豆芽又迎来销售旺季。作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近年来豆芽涉“毒”事件屡屡发生、重复上演,违禁使用添加剂甚至成为行业“潜规则”。记者近日调查中发现,容易导致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改变、老年人骨质疏松并有致癌可能的A粉
浙江、上海等地,均查获多起“毒豆芽”案。
“毒豆芽”之所以频频出现,除了商贩本身利欲熏心外,监管的漏洞更让人揪心。多位食品安全主管部门人士和行业专家认为,各地豆芽屡屡被曝出安全问题,监管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易相互推诿有直接关系。如工商部门认为只负责商品流通领域,豆芽生产应归质监管;质监部门认为豆芽属于初级农产品(8.49, 0.00, 0.00%),应归农业部门管;农业部门认为豆芽不属于“地里长出的东西”,而是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品,不在他们管辖范围。如此一来,一根小小的豆芽菜,看似和这三个部门都有关系,每个部门都能管,但却谁都不愿趟浑水,出现“三不管”的尴尬局面。
检查监管流于形式也是重要原因。记者调查中了解到,有的“黑作坊”乡镇工作人员去查过多次,每次都打招呼警告别再乱添加,但没有采取查封、刑拘等措施,作坊主自然置若罔闻。
据新华社
■诀窍
如何挑选放心豆芽
一看“根”
一般来说豆芽有多长,根须就会有多长,激素催生的豆芽,基本没有根须或根须非常短。
二看“叶”
正常黄豆芽顶部的黄豆瓣是分开的,问题豆芽则是紧紧包在一起。
三看“形状”
问题豆芽往往又粗又短,容易折断。
四看“色”
问题豆芽会颜色过白,而正常豆芽则是青白或奶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