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留学生节前患上“人肉代购”恐惧症
摘 要:国外寒假将至,一些准备回国探亲的中国留学生一边忙着准备期末考试复习功课,另一方面则紧盯各大品牌折扣,成为家人及朋友的“人肉代购”。不少人虽然盼望回国与亲人团聚,却无奈选择在网络上隐身“能躲就躲”,因为实在难以承受给亲友代购的负担。北京青年报在美国调查发现,这样的心态和现象绝不是少数。
国外寒假将至,一些准备回国探亲的中国留学生一边忙着准备期末考试复习功课,另一方面则紧盯各大品牌折扣,成为家人及朋友的“人肉代购”。不少人虽然盼望回国与亲人团聚,却无奈选择在网络上隐身“能躲就躲”,因为实在难以承受给亲友代购的负担。北京青年报在美国调查发现,这样的心态和现象绝不是少数。
“代购”清单长 自己物品带不了
南加大的张同学回家的机票刚一订好,要求带东西的清单就纷至沓来。感恩节时某护肤品牌全场半价特卖,中国卖原价100多元的茶树精油折合人民币只要30多元,表姐说来10瓶;某大牌睫毛膏8折,相当于国内原价的一半,表姐也说来10支。张同学表示,平时和表姐就很亲,而且小东西也没有多重,就一一买来带回。
北京小伙小张不善言辞,这次被自己的妈妈当成了“人肉代购”。“她找了几个好品牌,从邮件里发过来,总共要买个15件礼物,从化妆品、高级香水、手机、名牌大衣、旅行包到手表,什么都有。她说,国内这些东西超级贵,要在国外买才划算。”他对北京青年报记者抱怨说,回国行李中自己的私人物品只有几件贴身衣物。
十年不见老同学突然出现要求“代购”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在蒙特利公园市工作的江小姐表示,以前找她代购的仅限亲戚和闺蜜,但现在“敢于开口”的人越来越多。初中毕业后十多年没联系的老同学,出国后再也没见过面的老邻居,甚至连好友同事的前妻都好意思麻烦她买这买那。
她说,这次回国要低调,不敢告诉太多朋友,以防大家“搭顺风车”,把她当免费快递公司。她回忆,两年前回国度假,本想带一个箱子,轻装上阵。但帮朋友带的两双UGG靴子就占满整个箱子,甚至还有人让她带四罐奶粉。最终她带了两个箱子回国,还因行李超重缴交50美元超重费。为避免亲友的代购请求,从此她再也不上QQ。
另一位有相同烦恼的方小姐,直接在她博客上向好友挑明“不代购”。她说,最怕那些800年不联系的老同学,一开口就问她计算机多少钱,相机多少钱。她抱怨,“有些人舍不得花国际邮费,让我到处求人带回国,仿佛我出国不是来读书而是为人民服务”。
故事
“人肉代购”最怕操心受累不讨好
最头疼:男生给女性亲友带化妆品
在旧金山湾区一所公立学校留学的小李是个时尚女孩子,国内的亲朋好友都喜欢向她打听各类化妆品和时尚商品的价格。小李对北青报记者说,“光雅诗兰黛的感恩节套装,我就买了4套,送给一个好友一套。虽然化妆品不像电器什么查那么紧,但是包装盒很大,占我行李箱的地方。我现在很愁,给自己爸妈的东西怎么办,多装一个箱子要交钱,超重了也要交钱。过关还要祈祷别被查,我真是给自己找罪受。”不过小李也很体谅朋友们的要求,“国内的东西实在太贵了,同样的东西,价格能差到两到三倍。”
对于男生来说,最头疼就是女性亲友要求帮忙带护肤品和化妆品了。“说实话,我对那些瓶瓶罐罐一点都不懂。有的朋友还比较好,直接发名字过来我去商店照着买就行,可是有的人就只QQ发过来一张图,中美名字又不一样,买错了还得回去退。”打算寒假回国的周同学说。
最赔本:机场被扣商品丢失损失自负
如果说给亲友带东西回去只是费些体力,那么一旦被海关查扣,可就是赔本还赚不来吆喝。一位在旧金山上学的留学生对北青报记者说,他曾经带过四个全新的iPhone4s给亲友,过关时看到前面几个人都被检查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