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十年来,网购因其便捷和廉价受到消费者追捧,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也逐渐突出。连日来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网上销售的名牌产品很多是不合格商品,其间造假、售假、假冒网店等乱象严重。
网购的投诉后,很多时候工商不知道网店背后的具体地址,店主情况,导致举证、查实、打击困难。一个假名牌,网店可能在北京,销售商可能在云南,厂家可能在广东。
查处网络售假 异地办案难度大
海淀一不愿具名的工商所所长称,网上关于淘宝售卖假冒伪劣的投诉较多,因取证难等原因,工商部门打击网上售假行为较为困难。消费者一个投诉,落实到工商部门,案情转交、查处、回复中,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网售中,生产方、中间商、网店店主、消费者等多不在一个城市,这需要不同城市多个部门联合(或转交)办案。在查处过程中,一些生产厂家没有注册,涉嫌黑作坊,又需要警方破案。但警方不会针对一个消费者投诉立案,涉及假冒伪劣金额较大的才能转交给警方。
该所长称,往往因异地办案,办案难度大,部分消费者会放弃投诉或维权。
对网店工商登记将降低售假比例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孟祥斌对媒体表示,一个大趋势是,对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站上的网店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电子商务目前发展迅速,但这方面的立法和监管急需完善。
孟祥斌说,线上交易额占到了全国GDP的10%。对个人卖家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对电商的发展其实是有制约性的。
昆山工商部门瞿先生表示,如果网店是经过工商注册登记的,工商部门就有了明确的执法权限,消费者的举报、投诉更有力度,通过对店主信息的查询,直接联系到店主;其次,工商登记时留下的商家档案,也给工商查处、消费者起诉甚至警方介入侦查,带来很大便利性。网店如果普遍经过工商注册登记,将会降低网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比例,提升电子商务行业的诚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