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总裁白中仁的“意外逝世”,将中国中铁(601390,SH)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进而引发了业内对该公司负债情况的高度关注。
负债率居高不下,应收账款居高铁类上市公司之首,中国中铁称风险可控
总裁白中仁的“意外逝世”,将中国中铁(601390,SH)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进而引发了业内对该公司负债情况的高度关注。
虽然中国中铁6日晚间连发澄清公告,强调“公司负债水平与公司所处行业特点有关,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水平相若”,即便84.84%的高负债依然属于正常债务状况、风险可控。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国中铁为代表的高度依赖铁路总公司的“食铁族”们,其高负债率持续多年,至今未见降低。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梳理发现,在36家与高铁相关的上市公司中,中国中铁不仅负债高,应收账款也居高不下。从2011年底的963亿元,攀升至2013年前三季度的1149亿元,连续3年位居36家与高铁相关上市公司之首。
针对过度依赖铁路总公司开展业务的质疑,中国中铁内部人士透露,公司也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比如海外业务拓展、BT项目及矿场资源开发等,仅2013年上半年BT、房地产、矿产资源业务净投入就达98亿元。
成铁道部头号债主
据中国中铁6日晚间的澄清公告,截至201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6265.57亿元,负债总额为5315.9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4.84%,较2013年中报时披露的85%稍微有所降低,但仍然高于2012年的83.92%的负债率。
不过,中国中铁董秘于腾群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2013全年数据还没有出来,但相比往年应该还是不错的,所有债务风险都可控,并且公司对2014年业绩比较乐观。
但外界关注的是,与高负债并行的,还有应收账款的与日俱增。截至2013年三季度,中国中铁应收账款达1149.31亿元。而截至2011年三季度,961亿元的应收账款就已经让中国中铁位居36家与高铁相关的上市公司之首,成为当时铁道部的“头号债主”。
记者注意到,当时应收账款紧随中国中铁之后、位居36家高铁相关上市公司第二、三、四位的,分别为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南车 (601766,SH)和中国北车(601299,SH),这3家公司截至2013年三季度应收账款分别为710亿元、313亿元和325亿元,包括2012年的数额都远低于中国中铁。这意味着,中国中铁连续3年蝉联了高铁上市公司“第一债主”。
现金流和坏账情况堪忧
当然,如果仅仅是应收账款并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各家公司业务大小及组成不同,应收账款也必将不同,并且负债经营本也是基建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公开数据显示,中国铁建2013年前三季的负债率高达88.41%。
据2011年被曝光的《铁道部拖欠上市公司账款》排名,除了应收账款,中国中铁的现金流吃紧和坏账准备也位居36家与高铁相关的上市公司之首。
记者梳理年报数据发现,自2011年以来,中国中铁的经营现金流一直为负,2011年中一度高达-243亿元。虽逐年缩小,但截至2013年前三季,经营现金流仍然为-22亿元。中国中铁的坏账准备,也由2011年中的6.69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28.79亿元,继而上升到2013年前三季的30.31亿元。
被欠债的风险还在于,如果资金不到位,公司需要用自己的资金尽量保证支付包括农民工工资等在内的各种周转,还有可能导致项目停工以及停工的现场维护及损失等,各项所产生的资金成本,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利润情况。
中国中铁在2012年报中表示,该集团应收账款中,欠款金额最大的客户和欠款金额前五大客户占集团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分别为41%和43%,而2011年的这一数据分别为45%和49%。
尽管中国中铁在2012年报中,没有披露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