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黄金稍有降价,不少大妈就觉得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黄金柜台旁人头攒动。”谭韵婷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澳洲、美国的房产都有永久产权,资金安全,贷款条款优越,因此吸引了不少中国大妈。
起起伏伏,最低时黄金首饰每克350多元,过两天又涨回三四十元,也拿不准价格走势,于是在接近400元/克的时候买入了。我此前买的首饰金420元/克,觉得黄金肯定还会涨回去的。”
陶坚分析认为,股票下跌、房产贵且难变现等原因之下,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黄金这么一个保值增值的品种,最主要原因就在于金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黄金稍有降价,不少大妈就觉得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再看到黄金柜台旁人头攒动,加上黄金断货的消息频频出街,感觉彼时还不出手,就没有便宜可占了。按照1月22日的黄金现货价格约240元/克,钟婷被套约160多元/克。
广州一家百货相关负责人说,去年该百货仅总店一家的黄金销售额两亿多元。每逢黄金大促时,营业人员就会“怨声载道”、“叫苦不迭”。该负责人说,去年有三波销售行情,分别是4月份,5月到6月,以及10月到12月。“国人对黄金的喜爱,不管是刚性需求还是投资需要,在这些阶段,用个不恰当的词语,就是失控了。本来只想买几克,可是看到这样火热的场景,就买了多一倍两倍的量。”
坚信金价最终反弹
钟婷代表了一类“大妈”,平时的圈子很少有投资理财的交流,因为自己不懂,而且也不希望太多人知道自己的经济实力,多半都是听从理财经理、“意见领袖”或者媒体信息的冲动投资人。
但是亦有一些理性的黄金投资人。阮玲是一家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年薪在30万元左右。虽然在金融机构上班,但从事行政工作,对金融产品的了解并不深刻。“我的投资理念还是比较理性的。”阮玲这样说。
“买贵金属币10多年了”,阮玲说自己都不知道存在银行保险箱里的贵金属币能值多少钱,但至少也有上百万。“黄金我也想买,但是我背后有高人指点,让我再等等”。阮玲说的高人就是广东某黄金投资公司的一位专家。去年黄金大跌时,尽管心里痒痒,但她还是忍住冲动,先咨询了前述专家。得到的判断是黄金还有下跌的趋势,彼时并非好的入手时机。
阮玲豪爽的性格在投资理财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2005年,130万杀入股市和基金。“其实股票和基金我都不懂,就是天天听办公室或者外面的朋友说,谁买的股票翻倍了,谁买的基金赚大发了,忍不住跟风买。”
但是阮玲并没有从中获利,而是赔得自己再也不敢看一眼。“行情好的时候,觉得涨到10000点都有可能,行情差的时候,觉得还会涨回去。”阮玲说,她得出经验,不懂的东西不去碰。
1999年,阮玲开始接触贵金属币,早期只是少量买,但经常会与贵金属币专家交流,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阮玲看中其本身具有黄金的价值,以及拥有艺术品鉴和收藏价值,能够带来的高于黄金等贵金属的上涨空间和速度。“因为孩子还在读书,家里的投资多以稳健为主。”每次投资都会在题材和价格方面进行综合衡量,拒绝买高追高。到目前为止,阮玲依然保持着只买不卖的风格。“除非急用,否则不会卖。贵金属币长远来看有保值作用,而且升值空间较大,自己用不着以后还能传给孩子。”
如今阮玲在她的圈子里,已经成了黄金投资代言人。阮玲说,“曾经有个同事在商场准备买80克黄金,排队缴费时给我打了电话。”投资黄金有专门的机构,可以按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价格购买,只要支付很少的交易费即可,而且变现容易。“当时,这位同事每克省了80块钱”。阮玲说起这件事情,禁不住露出自豪感。
对于中国大妈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