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济南日报 济南时报 都市女报 当代健康报 人口导报
外文版
繁体中文

库存压顶中国鞋都 奥康等增速放缓、效益下降

http://www.e23.cn2014-02-11中国网

    摘  要:“生意难做。”这成为张丽(化名)春节期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她在温州做了十余年的鞋业生产加工生意,可以说见证了温州这座“中国鞋都”从快速崛起到当前洗牌转型的整个过程。

  “生意难做。”这成为张丽(化名)春节期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她在温州做了十余年的鞋业生产加工生意,可以说见证了温州这座“中国鞋都”从快速崛起到当前洗牌转型的整个过程。

  在全国鞋业中,温州的地位举足轻重,其规模、数量首屈一指,奥康、康奈、意尔康、红蜻蜓、蜘蛛王、日泰等知名品牌鞋企均诞生于此。据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最新数据,2013年,温州鞋革行业共完成了工业总产值852亿元,这相当于温州全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18.48亿元总产值的五分之一。

  不过近年来,随着劳动力返乡,土地、能源、环保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叠加影响,温州不少鞋企举步维艰,部分鞋企向东南亚,或河南、江西等内地省份外迁。尽管如此,对于张丽这样的个体企业主而言,眼下最关心的是鞋厂的库存问题。

  棉鞋滞销

  温州西郊,一个名为双屿的小乡镇,有着“中国鞋都”之称,双屿更成为鞋的代名词。

  走在园区的主干道上,两侧都是密集的鞋厂。据园区管理人员估计,双屿已形成皮革、皮鞋、皮件三个主体产业和皮革化工、鞋用材料等配套较完善的鞋革产业链,大小鞋厂约4500家,高峰期这一数字曾接近6000家,从业人员达35万。

  “童鞋48元、皮鞋98元”,在不少鞋厂前,就地摆放着低价处理的鞋子,从标价来看,这些新潮的鞋子售价比外面鞋店便宜不少。“能卖一点是一点”,驻场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称,这些都是库存鞋子,公司棉鞋都还没有卖完。

  张丽的鞋厂位于双屿鞋都二期,令她头疼的也是库存问题。最近,关于温州品牌鞋企皮棉鞋在国内市场严重滞销、大力度促销的消息不断。

  张丽的库存焦虑并非个例,奥康国际(603001,SH)旗下的奥康皮鞋是目前男鞋市场最为畅销的品牌之一,其在2013年中期财报中亦指出,2013年,对于鞋行业来说,是面临较大挑战的一年,消费市场不景气,消费者信心呈现下滑态势,电子商务、购物中心等新零售渠道分流消费群体,鞋行业整体出现增速放缓、库存增加、效益下降的局面。

  张丽坦言,自己公司2013年的棉鞋销量,只有2012年同期的六成。同处鞋都二期的温州华美妮鞋业公司正在努力拓宽来年的销售渠道,公司门前挂满了鲜艳的彩幅,以欢迎前来公司实地考察的全国各地经销商、代理商。

  “为了降低库存,鞋厂不断降低代理商的门槛,向网络零售转型,如下沉区域代理权,原来代理权集中在省级,只要找省级代理商即可,现在则必须下沉至市级,甚至区县级”,在采访中,双屿鞋都一鞋厂负责人诉苦道。

  上述鞋厂负责人称,现在直接下沉至区县级后,中间环节的代理“盘剥”减少,售价也相应减少,原来一双女鞋要卖150元,如今卖100元即可,鞋厂通过降低售价来刺激市场消费。

  温州鞋业徘徊前行

  与张丽的鞋厂主要立足内销市场不同,温州市长发祥鞋业有限公司主要做出口贸易,眼下的行业库存困境也给这些外贸鞋厂带来启示。

  据温州鼎力品牌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周剑东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双11”后至今,全国各类鞋业实体店铺关了约7000家。目前,鞋类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以淘宝为例,2013年 “双11”360亿元的销量背后,可能剩下了800亿元的备货,其中约有300亿元是鞋类产品。

  就温州而言,据不完全统计,其生产数量约占全国的25%。如果这些库存无法处理,一方面将影响当地鞋厂的资金回流,另一方面这些库存到了来年,色泽等都会变差。

从事鞋业生产与贸易已有20多年的廖先生,目前是长发祥鞋业的副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络编辑:张晓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