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身价涨谁是幕后推手?

http://www.e23.cn2014-02-21济南日报

    摘  要:“奶荒”、“奶价飙升”是自2013年以来我国乳业最火热的关键词。在原奶价格疯涨的背后,普通消费者体会最深的则是成品奶价格的不断攀升。经历过前几年奶价大跌,奶农宰牛的风波后,究竟是什么样的推手将奶价不断托起,奶价高攀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一段辛酸历程。

  “奶荒”、“奶价飙升”是自2013年以来我国乳业最火热的关键词。在原奶价格疯涨的背后,普通消费者体会最深的则是成品奶价格的不断攀升。经历过前几年奶价大跌,奶农宰牛的风波后,究竟是什么样的推手将奶价不断托起,奶价高攀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一段辛酸历程。

  1元※1.4元=3年1.4元※1.8元=3个月

  “2013年原奶价格3.5元/kg,2014年的当下,原奶价格已攀升至5元/kg,涨幅高达30%。在原奶价格疯涨的背景下,成品奶系列产品价格2014年相继上调10%以上。”山东兴牛乳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说着奶价的神奇上涨。

  从此图可以看出,自2012年6月以来,我国生鲜乳价格不断攀升,尤其在第三季度,短短的三个月内,涨幅竟达0.2元。与之相对的则是,2013年4月以来,国内乳企连续3次提价,奶价迅速飙升。经常喝奶的市民可能发现,袋装奶从1元涨到1.4元,用了足足3年时间,而从1.4元涨到1.8元,仅仅用了3个月。

  19日,在中荷乳业合作社模式专家咨询会上,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透露,受到饲养成本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从去年6月份以来,中国国内生鲜乳价格逐月上涨。“从去年6月的月平均价格3.2元/公斤,上涨至目前月平均价格4.2元/公斤,部分地区甚至达到4.8元/公斤”。

  20日,记者走访市区部分超市和零售店了解到,现在市场上已难觅两元以下袋装纯牛奶,而高端奶、酸奶、儿童奶更是价格惊人。记者发现,所有的酸奶价位都在两元以上,并且标牌上都标有价格上涨的标志,独立包装的高端奶有的一盒高达12元。“以前一箱伊利普通纯牛奶也就43元左右,现在都涨到50元一箱了,半年涨了六七块。”不少市民感叹,再这样涨下去不知道还喝不喝得起牛奶了。

  我国主要产区生鲜乳价格(单位:元/公斤)

  内因和外因夹击奶源供不应求

  “三聚氰胺”事件后,牛奶曾一文不值,大量奶农杀牛弃奶,谈奶色变,而如今面对奶价的不断攀涨,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原因使得曾经“接地气”的牛奶,变得如此“高大上”?

  内因 散农放弃养殖 规模牧场扩张过慢

  近年规模化牧场占比变化

  “三聚氰胺”事件后,奶价大跌,市场需求量骤减,大量散农放弃奶牛养殖,导致奶源紧张。从一只牛犊成长为一只产奶的奶牛,约需要3年时间。大量奶农的退出,规模化牧场扩张的迟缓,无疑为今天的“奶荒”埋下了最深层的伏笔。

  生鲜乳价格与奶牛的饲养成本倒置。自2010年起,生鲜乳价格持续下滑,而奶牛的饲养成本却不断在平稳中慢慢上扬,导致奶农无利可图,甚至赔本。到2012年初,生鲜乳价格涨幅仅4.3%,而奶牛的饲养成本涨幅却达12.6%。这本末倒置的数字,则是奶农放弃养殖的直接原因。

  奶牛饲养成本构成

  近年生鲜乳价格与饲养成本涨幅对比

  外因 国内疫情+“限制进口”=奶荒

  2012年底,我国北方为主的多个地区奶牛养殖场爆发疫情,该疫病致死率高,传播较快,造成了一定数量的奶牛宰杀,对奶牛存栏量造成影响。加之2013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奶牛对天气情况十分敏感,诸多地区出现的连续38℃以上高温,使当地奶牛产奶量下降2/3以上。

2013年8月,恒天然爆发了疑似“肉毒杆菌”事件,虽后期问题奶粉证实此事属于“乌龙”事故,但我国质检总局为安全起见在8月叫停乳清蛋白粉,乳清粉和以乳企蛋白粉为基料的基粉这三个品种的进口。而据国外机构预测,2012年我国乳制品消费总量中的14.3%需要依靠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作者:卢虹   网络编辑:陈淑贞

浮世绘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