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购七天退货"遭执行难 电商自行添加不可退商品
摘 要: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从今年“3·15”开始,我国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即将生效实施。这意味着从下周起,消费者网购就可以行使法定“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权利,网友们纷纷点“赞”。
次晨达”,消费者当天下的单子,第二天一早可送达。7天之内就能读完一本书,然后要求退货。
“万一这顾客有传染病呢?退回来的书我该怎么处理?总不能逐一消毒吧?”这位电商向记者大倒苦水说,作为图书这种产品,“读过了,它的商品价值不就没了?”
据记者了解,目前,电商对待图书的退换货政策已出现明显分歧。淘宝将之列入不可退货的“例外商品”;而以销售图书为特色的当当网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说,当当将按国家规定执行无理由退换货政策,“只要书没有损坏或使用的痕迹,不影响二次销售就行”。
同样存在类似争议的商品还包括内衣等,一家淘宝内衣店的售后人员说,“内衣是十分私密的贴身衣物,一旦经过他人穿着,不光再次销售存在困难,从卫生角度来说也不好。”
权威释疑
“小概率”承诺换来大份额市场
“我一向主张给予消费者网购后悔权,作为法律条文,不应将可退的例外商品列得过多。”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刘俊海告诉记者,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上述难题,即电商在网页醒目位置提示退换货规则,如果要将图书、黄金等列为特例商品,需要在消费者支付前,特别设定一个提醒程序:表明此类商品不属于无理由退货的范围,如果消费者不同意,可以不购买。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贾东明表示,当初在立法调研之初,“我们也与淘宝网的几位店主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店主们说,加入了无理由退货以后,他们的营业额增长了20%至30%,退货的比例只占到3%左右。”因此,算算经济账,很多电商会发现提高服务的承诺“还是值得的”。
北京市12315投诉举报中心任亚娜主任告诉记者,本市将按照新消法规定的时限,受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对新消法没有明确的部分,在具体投诉纠纷处理上可能会产生争议,因此,希望本市尽快出台新消法的“实施办法”,对一些可能会产生争议的地方进行明确。
- 电商大战瞄准三八节 先涨后降等现象再遭诟病(2014-03-07)
- 酒类电商被指“自卖自夸”虚火旺(2014-03-06)
- 专家:商品不能无理由退货 电商应"弹窗告知"(2014-03-06)
- 电商集体涌入海淘市场:海淘正规军模式成谜(2014-03-06)
- 今年电商首战获“差评”虚假降价引消费者不满(201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