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中国富豪投资路线图:住宅物业仍最受青睐
摘 要:国际房地产顾问机构莱坊(Knight Frank)联同中银国际有限公司等机构组成的财富专家组,2013年末搜集了全世界约600名私人银行家和财富顾问,征询他们对超高资产净值人士客户在住宅、投资和财富再创能力方面的意见。
富人是否正在变得越来越富有?答案是肯定的。
国际房地产顾问机构莱坊(Knight Frank)联同中银国际有限公司等机构组成的财富专家组,2013年末搜集了全世界约600名私人银行家和财富顾问,征询他们对超高资产净值人士客户在住宅、投资和财富再创能力方面的意见。被调查对象为超过23000名人均资产6800万美元和资产总额达1.5亿美元的超高资产净值人士。
越来越多的中国富豪们出现在国际市场上,出手豪绰,购买艺术品、手表和葡萄酒,然而,对于大多数超高资产净值人士来说,住宅物业仍最受青睐。
富人们在买什么?
全球高资产净值人士通常被视为一个相似的群体。富人一直喜欢收藏珍贵或有趣的物品。根据《胡润报告》统计,目前中国有64%的百万富翁正着手收藏各种珍贵物品。
其中,收藏最多的是手表。根据《胡润百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男性超级富豪人均拥有6块顶级手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2011年拍卖会上,全球最畅销的两位艺术家是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家:张大千和齐白石。2013年11月,中国内地首富王健林以2820万美元买下毕加索的一幅名画《两个小孩》。从90年代开始,王健林就已经收集画作。
据莱坊3月10日发布的《财富报告》显示,中国超高资产净值人士对于葡萄园尤其是法国葡萄园的需求不断增加。
莱坊董事兼大中华区研究及咨询部主管林浩文指出,中国高资产净值人士现有的投资组合中,大约15%是现金,20%是股票,20%是公司债券。黄金及贵重金属占比3%,艺术品占比2%。而最重要的投资组合仍是房产,占比达30%。
亚洲人热爱物业投资,中国人更是如此。2012年10月,经济学人信息部对世界各地的160个私人银行家的调查,亚洲的受访者普遍预期对物业的需求会超出对其它资产的需求。一位银行家指出,无论经济环境如何,亚洲的投资者总是热衷于投资物业。
莱坊中国业务部主管张黎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发现近一两年里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出现在伦敦房地产市场上。伦敦的海外购房者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伦敦的房价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仅仅调整了一年半时间,就已开始掉头向上。许多中国买家已经将目光放在了英国的二线城市,如曼彻斯特等。
寻找物业的避险港湾
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所认识的许多富人都在努力将资产转移到海外,兑换成美元资产。
尽管在机构投资者眼中,亚太区的房地产市场增长潜力最大,但领盛投资管理公司亚太区主管高博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欧美的投资者们,促使亚洲高资产净值人士出海投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的投资机会不足。他甚至认为,这些富豪们出海投资,有助于缓解国内的通胀。林浩文也说,如果国内没有商品房限购政策,肯定有更多人选择在国内购房而不是海外。
不过,中银国际副行政总裁黄剑雄分析,如果按照投资法则,以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回报,人们似乎并不应该去购买伦敦的物业。但很多人都有移民或者是子女教育的需求。
如果说一些中国的富裕家庭选择在韩国、新加坡或者是马来西亚购房,高资产净值人士更喜欢去的地方是美国和英国。这些地方的共性是具有充足流动性和透明度,同时有中国人口居住。
美国设有每年10000名投资移民的上限。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一共签发了7641个投资签证,几乎是2007年的十倍,中国投资者占总数的80%。标准普尔公司发布的标普/凯斯席勒房价指数报告显示,受去年前三个季度房价大幅上涨的影响,2013年全年美国房价同比上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