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说起传销,很多人都会想到“纯资本运作”、“虚拟股份”……殊不知,在当前严打态势下,传销分子也在“与时俱进”,为传销活动披上形形色色的“马甲”。销售白酒,本是正当营生,可就是这个,也给传销分子“惦记”上了。
潘旭东告诉记者,就连公司里摆放的电脑、电话都是‘道具’,电脑机箱里连主板都没有,电话也根本没有接通,公司就是宣传传销的“形象店”,标准的“空壳公司”。
借着“空壳公司”,谢某开始大批拉人入传销。谢某交代,他开展的传销活动是按照五级三阶制。即每人必须购买一份3800元的“投资”取得入门资格,此后,每申购一份“投资”缴纳3300元,最多申购21份,共计6.98万元,这样就可以发展下线拿提成。他们谎称,只要不断发展下线,一年后收益可达到1040万元。
可 实际上,一年后收益1040万元只是个泡影。当一个新人交钱入会后,提成中的55%被比区域老总更大的人物抽走,剩下45%层层提成,到手的少得可怜。
看守所里,另一名59岁的传销“老总”胡某早已失去往日的意气风发。“我哪是什么副厅级干部,都是唬人的。”胡某说,为了给下线营造能赚大钱的假象,他必须贷款买豪车及名牌服饰来装扮自己,以激励对方,稳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