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国标抛弃矿物质水 天然矿泉水成高端主流
摘 要:当中国人已然进入高端矿泉水消费时代的时候,关于高端矿泉水的标准讨论却才刚刚开始。
当中国人已然进入高端矿泉水消费时代的时候,关于高端矿泉水的标准讨论却才刚刚开始。
2014年4月,国家卫计委下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提出不得再使用“饮用矿物质水”的名称。这预示着,2008年才被纳入瓶装水水种的矿物质水,可能很快成为历史。而这也意味着,通过往饮用水添加物质而人工制造的高端水可能遭到抛弃。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瓶装饮用水行业销售收入达1014.22亿元,同比增长23.24%。而每500毫升价格在3元到8元的饮用水市场,近几年更是保持50%至60%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其市场销售容量超过100亿人民币,占整个饮用水市场的10%。
但何为“高端矿泉水”仍然困扰消费者。6月21日,记者探访饮用水终端市场发现,在高端矿泉水企业强大的营销面前,很多消费者至今对高端矿泉水概念模糊不清,他们普遍认为高价水即是高端水。
“将高价水当做高端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还要看它的水源地,天然矿泉水的水质来源良好,是高端矿泉水的主要标准。”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常务所长赵飞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中国包装水行业已经形成了四大集团军,以康师傅、可口可乐为代表的矿物质水,以娃哈哈为代表的纯净水,以农夫山泉为代表的天然地表水,以昆仑山、西藏5100、恒大冰泉为代表的天然矿泉水。
随着国家标准的出台,人工添加的矿物质水正在淡出高端水的行列,而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天然矿泉水正成为高端矿泉水的主力军。
尽管对于高端矿泉水的具体标准仍没官方说法,但随着消费理念的更新,“何为高端水?”这一命题的答案正趋于明朗。
人工添加或退出高端舞台
记者在对目前价格相对较高的瓶装饮用水市场进行梳理之后发现,以苏打水、磁化水、太空水等概念拉升附加值的饮用水占据了高价水的很大部分。
这些水声称添加了特殊物质,能够为人体提供营养,甚至声称能够治疗疑难杂症和预防癌症。
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饮用水宣传的概念功效并不靠谱。在业内专家看来,不管是从实验的角度还是研究的角度来看,相关概念功效都被证实了为不可能。而功能水在更大的意义上属于厂家拉升价格的炒作。
事实上,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定》对功能型的高端水市场进行了规范,其中要求涉水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中不得标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功能,虚假、夸大使消费者误解或者欺骗性的文字、图形以及与生活饮用水无关的内容,以及出现“碱性水”、“活化水”、“富氧水”、“功能水”等内容。
但由于功能型概念能够拉高饮用水的附加值,因此直到目前,有很多企业仍然在大力地推广所谓的功能水。2014年2月,娃哈哈集团高调推出“富氧水”产品,宣传其溶解氧含量为普通饮用水的6-10倍,能够补充人体需氧量,该产品一经推出就引发业内专家的强烈质疑。
2014年4月,国家卫计委《意见稿》提出不得再使用“饮用矿物质水”,随着天然和健康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更多的消费者对于有人工痕迹的饮用水正在越来越排斥,这也意味着人工添加型的瓶装水正在退出高端舞台。
高价不等于高端
6月21日,记者走访多家广州市的大型超市。据超市售货员对记者表示,法国依云和昆仑山矿泉水相对来说卖得不错。
记者随机采访了近10名消费者,他们对于高端矿泉水的概念一直模糊不清,相较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