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购物不能当场取走,只有展品没有库存,不像便利店更像概念店……5月18日一口气在全国开出518家店的嘿客,凭借线下社区虚拟店的“四不像”特点引发了业界关注,有人叫好,有人吐槽。
便看看后就离开,另一名中年男子在店员的帮助下挑起了价位在2000多元的手表,不过最终并未达成交易。
有人叫好有人拍砖
怡馨花园嘿客店工作人员透露,商品中卖得最多的还是蔬菜水果、生鲜类食品,包包也表现不错。“由于没有在社区大规模推广,一般是来上门寄件时顺带购物,或者在早晚遛弯的时候过来逛逛,来聊聊天,往往是边聊就把东西买了,一般也都是回头客。”
记者在对出入嘿客店的居民进行随机采访过程中,30多岁的王女士认为嘿客店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寄快递,“现在网购已经很方便了,没有必要来店里购物”。
50多岁的李女士则对生鲜能配送上门表示很有兴趣。她告诉记者,门店支持现金付款挺好的,但现在天气这么热,对大老远配送过来的水产品还是不放心。据了解,今年年底冷链业务将在顺丰铺开,目前消费者在顺丰优选采购的生鲜水果嘿客店里尚未有冰箱等设备,嘿客的冷链配送存储功能启动之后,还需投入一笔成本。
90后消费者小马表示,嘿客极大方便了爸爸妈妈们这种无网银人士,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嘿客为老年人体验网购提供了好去处。但网友“站住别动我是警察”在微博上吐槽:“嘿客就是顺丰在铺设物流点的时候顺带着贴了几张带着二维码的产品贴画,真心毫无购物欲。”
解析 快递大佬启动转型
顺丰的内部会曾指出,城市社区化、服务本地化会是顺丰未来O2O的方向。
“嘿客的定位是社区生活服务平台。”顺丰方面概括,嘿客的服务至少包括,商品预购、线下体验、JIT(Justintime准时生产方式)预约服务、金融服务、便民服务、快件自寄自取。
有人认为嘿客背后隐含的顺丰雄心不可小觑,有的人则说这是场前途不明的赌博,而看空者也大有人在。不过,对于顺丰而言,快速开店是嘿客项目目前的首要考核指标。
年内开千店不差钱
今年5月18日,顺丰在全国70个城市高调开出518家“嘿客”。其实,早在2011年,顺丰学习7-11推出顺丰便利店,现在,原来全国范围的200多家顺丰便利店全部升级为“嘿客”,砍掉了商品库存。6月底北京已经开出14家嘿客,年内计划达200家。顺丰的开店口号是一年之内全国开出不低于4000家的嘿客。
“嘿客目前还没有设盈利计划,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完善体验度和快速布点。”顺丰方面表示。虽然现在全部是直营,但未来也会考虑加盟。
据记者了解,嘿客已经跟10余家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嘿客每销售出一件商品从中抽取8%的佣金,并考虑收取广告和展品实体进驻嘿店的进场费。嘿客的门店业务总监曾筠曾介绍,与便利店、连锁店相比,嘿客没有大的货架和商品采购的成本,投入比一般的便利店、连锁店要少一半以上。但业内人士认为,至少在两年内嘿客将处于烧钱亏损的状态。
以记者走访的怡馨花园店为例,总面积约60平方米,店内有4名工作人员,除店长外,有2名内勤和1名送货员。嘿客平均面积为30到60平方米,工作人员最少为3人。业内曾估算,包括租金、人力、装修等第一年单店投入大概是50万元。若以进口食品和高端生鲜食品约30%的销售毛利简单计算,其月销售额要超过14万元,日均销售约要达到4600元,才可以实现收支平衡,但目前显然还有很大的缺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周边缺乏大型商超和小卖部的新兴社区现也已逐步进入嘿客猎食范围。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顺丰营收达200亿元,净利润12亿。业内估算,若按近年顺丰平均40%的年增长率计算,2013年顺丰净利润约16亿元,而开4000家店、单店成本按50万